昨天,《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年报(2012)》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对2012年市场上流行的423款网络游戏进行了绿色度测评,其中,78.5%网络游戏不适合未成年人。
儿童玩网游到底好不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游戏。如此说来,网游并非洪水猛兽。反对者则认为,过渡玩网游或玩不健康的网游,会对儿童身体健康、精神方面造成很大危害,影响学习、浪费时间。久而久之会上瘾。
一个不争的现实是,根据2010年8月份公布的《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10岁以下网民总数大约在300万人左右。显然,网游再怎么说“儿童不宜”,让儿童真正与网游说“拜拜”恐怕比登天还难。
众所周知,网络游戏的诞生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中的网络游戏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这种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按理应该同样适合儿童。在美国,主要瞄准7至11岁的儿童――尤其倾向于女孩的儿童游戏网站Moshi Monsters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11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另一家主要面向男孩的同类网站Fight My Monster游戏的玩家人数达到11万,其中80%是年龄为7至11岁的男孩。人家并没有“儿童不宜”一说。
面对电影、体育运动、旅游等传统娱乐样式消费成本日益增高的趋势,价格相对“低廉”的网吧、充满神奇魔幻色彩的虚拟网络世界,正日益成为部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孩子休闲娱乐的首选,有的孩子甚至将此当作惟一“爱好”。曾经有人天问:孩子:不玩“网络游戏”玩什么?
客观地说,网游至少是把双刃剑。问题是,既然网游有如此“挡不住的诱惑”,为何还发生近八成网游“儿童不宜”的咄咄怪事呢?网游本身没有原罪,关健在于,“儿童网游”短腿。一是开发网游者童心、责任心缺失。没有为下一代设身处地,未成年人游戏仅占21.5%便是佐证;二是一切向“钱”看。58%网游设消费陷阱,如此坑害下一代,我们的良知何在?社会道义何在?三是监管失职。防沉迷系统,是相关部门出台的对预防未成年人成瘾的重要措施。为何测评的423款游戏中,防沉迷系统完善仅占总量39%?
2012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48.4亿元人民币,比2011上半年增长了18.5%。
我们不能沾沾自喜,近八成网游“儿童不宜”这笔账不能不还。否则,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9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