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不断增多和“少子化”因素的影响,城乡儿童的金钱拥有数量越来越多,家庭用于儿童的生活的消费也越来越大,为了解少年儿童的财富实际拥有数量以及儿童理财观念的现状,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联合信诚人寿发布2012中国少年儿童财商调研报告。
该报告的调查对象分别是学生和家长两部分,合计回收问卷2.5万份,主要了解儿童的财富状况、消费状况以及家长对子女的财富管理、理财教育、财富素养等方面内容。
仍有1/4的儿童没有零花钱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4的儿童拥有零花钱,仍有1/4的儿童没有零花钱,同时,有26%的家长表示自己不会给孩子零花钱。零花钱的金额方面,四成儿童的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月零花钱在100以上的“大款”有16.7%。
报告称,零花钱的缺失意味着儿童没有或基本没有参与到实际消费活动中,这对于儿童的成长有不利影响,尤其对提升儿童认知金钱、运用金钱的能力较为不利。另外,零花钱的两极分化虽然与家庭的富裕程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监管的结果,尤其是没有零花钱的儿童。
在儿童的个人积蓄方面,我国儿童个人存款额在1000元以下的占38%,1000至5000元的占19%,5000元以上的达13.4%,但仍有接近三成的孩子没有积蓄,儿童财富两级分化现象凸显。
而在儿童财富的来源的方式和原则则比较多样,一般家庭都会定期主动给孩子一定额度零花钱,但仍有不少补充方式,如在孩子生日或节日给钱、将零花钱与子女劳动挂钩、奖励学业的方式给孩子零花钱等。
报告指出,金钱与情感、学业可以联系起来,表达某种意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凡事要掌握一个度,适可而止,如果以金钱来衡量亲情或者以金钱来推动学习则会本末倒置。
多数儿童财富主要由本人和其父母共同支配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的数量上存在一定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学历越高,每月给孩子100元以上零花钱的比例也越高,父亲学历为研究生以上的每月给孩子超过100元零花钱的比例为5.2%,占比最高,其次为大专/本科,占比3.、4%,高中以下的则仅为2.9%。
职业不同的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相比而言,家长从事行业收入水平越高每月每月给孩子大额零花钱的比例越高,父亲职业为职业经理人、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的每月给孩子100月以上零花钱的百分比为5.6%,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比例为2.7%。
报告称,多数儿童的个人财富主要由本人和其父母共同支配,数额越大父母监控力度越大
父母对儿童日常消费情况监管力度不一,大多数家长监管力度适中,部分家长疏于监管或监管力度过大,儿童数额较大的财富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独立支配、经父母同意后支配和完全由父母支配,调研显示,有26%的孩子完全独立支配自己的压岁钱,36.9%的儿童需父母同意后才可支配压岁钱,33.3%的儿童由父母支配自己的压岁钱。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8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