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评论:如何解“入园难于公考”的民意之忧
2012-06-09 15:07:14 来源: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4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80后”占56.7%,“70后”占28.6%),78.5%的人感觉周围存在幼儿园入园难的情况,其中33.8%的人说这个情况“很普遍”。本次调查显示,89.6%的人赞成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其中59.1%的人表示“非常赞成”。

  “89.6%公众赞成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这是一个什么信号?那就是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和公共责任,真的应该延伸到幼儿教育阶段了。这已经成为一种浩浩荡荡、无法阻止的社会共识,成为绝大多数都赞同的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成为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和家长需求。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常态理念,很多家长从孩子刚一出生,就开始了早教,参加各种父母课堂,让孩子体验早教课程。教育市场出现了“火热需求”。因为他们知道让孩子“玩”,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伟大创意都是在“玩”中创造出来的。将教育信仰、教育理念融化到“玩”中,意味着对办学环境、理念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幼儿教育的“蒙氏教育”就很受家长欢迎。所以,才有好有“89.6%公众赞成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赫然数据。所以,人们才希望像重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一样,重视幼儿教育。

  这种教育理念对于人才培养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对人才优化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推动。可幼儿教育的落实情况,真的不容乐观。不少行政领导对幼儿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认为幼儿教育不外乎就是领着孩子“玩一玩”,“又不考核升学率”。正是有了这种思想轻视和心不在焉,幼儿教育的投资和重视,总显得有点懈怠。除了极个别的公立幼儿园能享受财政拨款,更多幼儿教育成为“教育鸡肋”。整个幼儿教育良莠不齐,才导致优质幼儿园人满为患,才导致幼儿教育成为中国“最昂贵的教育”。形成了“孩子上得起小学,上得起中学,却上不起幼儿园”的怪状。

  据报道,“1979年,我国托幼机构均由财政支持,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企改制,企业园、街道园、公办园也纷纷改制成民办园,并大量消失。财政则开始向少数公办园倾斜。也正是在这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托幼的公益性在渐行渐远”。也就是说,我们曾经将幼儿园的公益性做得非常好,只是在市场化进程中才不小心扔掉了这个公益性。况且,“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法德等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国家财政以各种形式予以支持”。也就是说,无论是和过去,还是和国际相比,眼下的“入园难”现状都是一种“历史倒退”啊。

  “群众的呼声是最值得重视的民意”,为了真正解决“入园难”,各级政府应该义不容辞的挑起幼儿教育的公益性和义务性重担,将之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从财政、师资、土地和政策等方面提供积极支持,为“入园”注入新的经济活力和政策活力,早日解决“入园难”。(责任编辑:朴珺)

本文标题:评论:如何解“入园难于公考”的民意之忧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832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