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毒玩具内销背后的中国企业国际规则意识之思
2012-06-09 08:58:43 来源:

  据有关媒体报道,一家国际环保机构通过抽样检查中国国内生产的塑料玩具,发现内含大量国际禁止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该物质副作用可谓骇人听闻,如导致儿童性早熟和智力下降等等。这条新闻一经媒体宣传,中国民众顿时一阵唏嘘。谴责之声自然如雷雨一般。但是,中国开放三十多年来,这样的话题已经不再新鲜,如阜阳“大头娃娃”案、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和双汇猪肉的“瘦肉精”门都是最近十年发生的典型案件。这些案件不断见诸报端,使得中国产品安全体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受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质疑。产品安全及其引发的各类事端,对中国相关企业和政府的冲击是不可小觑的。通常,涉案企业无非倒闭、转让股权和发展受到重创;涉案政府的主要官员在问责制的约束下,会明智地选择辞职、调任和受到行政处罚,更甚者则遭到司法起诉和审判。

  回顾上述事件发生的背后原因,中国官方的解释通常包括:部分企业和企业家缺乏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部分监管部门官员监督不得力和相关法律法规未严格执行等。如果我们将这些理由放在转型中国的大环境下考察,那么,这些理由其实可以适用于中国过去和现在发生的每一起公共事件。但是,随着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竞争意识的加强和产品质量管理机制的完善、中国60后的新生代官员不断成为中国政坛的中坚和中国的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这三条解释的合理性在未来将越难以应对中国社会精英、公民和社会舆论的质疑。

  那么,思考问题的思路应该往何处去?这将是中国企业创新和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中国经济网》列举了一系列国际玩具检测标准与中国玩具检测标准的差异,并未过多谴责中国企业家的良知,这一报道取向与中国目前媒体的“一边倒”话语策略是存在区别的。但是,这种区别必须在认识中国社会转型这一事实的前提下,才可成为解决中国企业发展存在“双重标准”难题的线索。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况对中国产品监管体系的影响表现在:首先,全球经济格局和中国企业发展的阶段决定了中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双重标准存在的必要。中国是典型的新兴发展体系,发展之初在国际上的地位自不待言。一方面要增强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又要降低企业的经济成本,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制定监管的双重标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其次,中国的社会管理体系是依托一种庇护机制运行的,企业和政府的利益边际未能清晰地区分。中国开放初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尚面对着严峻的政治高压,要减少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破坏,民营企业经营者自然会选择将民营企业改为地方政府操办的企业,以求获得政治上的保护。同时,为民营企业家与官方交流提供非正式的渠道。显然,这种政治庇护关系又会导致中国企业标准改革的动力不足。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行业盛行的双重标准应该继续存在下去呢?我的回答是,不!至于如何破除中国行业目前盛行的双重标准问题,笔者深感培养中国社会的国际规则意识是解决该问题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纵观中国社会三十多年的发展,大环境就是中国的开放和中国社会国际规则意识的不断加深。中国企业的国际规则意识加强,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中国企业的国际规则意识是中国企业全球视野的导航仪。透过对中国现行玩具检测标准的报导,中国玩具检测标准是与国际的玩具检测标准存在距离的。虽然,欧美国家会利用由其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指责中国和制造贸易壁垒,打击中国产品的出口贸易。但中国社会现在已经迫切面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双重转型,国际产品制造和检测标准发展的新动向进一步要求中国企业要注意到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严格规范新的检测标准,而不是一味地继续采用“双重标准”来搪塞中国消费者。

  其二,中国企业的国际规则意识是中国社会规则意识的推进器。中国企业的国际规则意识传播,有利于提高中国社会民众的规则意识。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盛行“潜规则”,背后深刻的原因就在于法治意识淡薄,缺乏规则和互信意识。中国企业规则意识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法制社会的建设,也同样离不开国际规则意识对中国社会规则意识的推动。

  其三,中国企业的国际规则意识是增强中国企业国际话语权的新手段。中国企业的国际规则意识,有利于培养中国民众的国际规则理念和精神,逐渐学会尊重人类社会存在的普世价值和政治宽容,学会积极主动地了解全球文明。以谈判和对话,以符合国际规则的方式,反映中国企业的发展诉求,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实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多元化。结合各国和地区参与WTO以来的实践经验,中国企业的国际规则意识培养显然经历过四个过程即宣传动员——引进执行——本土适应——规则制定,而且四个过程依然需要长期和深入地推进下去。自中国参与WTO谈判之后,各种有关WTO的法律文件、政策指导和WTO话语席卷了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WTO意识深入到中国各个阶层。中国外贸企业在经历十年的国际切磋之后,学会提出修改国际贸易组织的部分规定,这集中体现了中国企业国际规则意识的本土化过程和再制定过程。

  可以预见,中国企业的这种诉求将会不断增强,国际行业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也会不断听到中国企业的声音。培养中国社会的国际规则意识将是降低中国企业政治成本、社会成本和舆论压力的重要方法,是解决中国诸多行业存在“双重标准”德重要手段,也是推进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同时,培养中国社会国际规则意识的关键在于引进执行过程的切实落实和本土适应过程、规则制定过程的不断深入。

本文标题:毒玩具内销背后的中国企业国际规则意识之思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7629.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