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上,演员宋春丽就儿童电视节目成人化现象提出了严肃批评,并对现在儿童电视作品创作匮乏、部分动画片“成年化”且善恶不分现象表示了忧虑。宋春丽的“炮轰”决非空穴来风,而是颇具普遍性。
如今我们的荧屏,早已与《宝葫芦的秘密》《小铃铛》《黑猫警长》《少年英雄雨来》《神笔马良》等那样的纯洁、美好告别,孩子们被接受的多为穿着奇形怪状时装、走着猫步,不时模仿时装模特作出一些极富挑逗性动作的少儿表演秀,甚至连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这样的儿童文学经典都有了“血腥”情节。部分动画片“语言粗俗”、“画面血腥”、“内容脱离现实”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成长。如今的孩子动不动就“砍你杀你”,这恐怕很难不“归功”于时下一些儿童电视节目的潜移默化。
少儿节目成人化已然令家长们视荧屏为“畏途”。深圳教育工作者杨峰以切身体会,坚决反对孩子看时下的电视节目包括动画片。他说孩子是一张白纸,而0至13岁正是最佳的受教育时期,需要给予孩子真善美的形象、构图、语言去熏陶和教化。比如古人教材《千字文》,开篇即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种自小熟读经典建构的“天地宇宙”大格局、大视野岂是看动画片里“猫追老鼠”的小格局能比拟的。有位上海朋友也采取了类似做法,他的孩子今年7周岁,当意识到电视的负面作用后,他们全家就不看电视,给孩子看动画片也是有选择的,几年下来,孩子的表现就比其他孩子懂事得多。他告诉大家,“家长们不要等,要积极想办法应对社会对孩子们的不良影响,否则耽误的是一代人。要陪孩子读好书,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少儿电视节目“成人化”问题严重,其实质是电视台为追求收视率、追求金钱效应的恶果。“非礼勿视”、“见邪闭眼”只能堵住局部小范围,相关部门和负责任的媒体应该警惕少儿节目“成人化”趋势,避免以成人视角来剪裁、规范少儿充满童趣的内心世界;严格审查少儿电视选秀节目。各级电视台应“蹲下来”,用儿童视角来看儿童世界,用童趣语言去演绎多姿多彩的生活,还他们一个真正的“童真天地”。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除给动画片分级外,在播放节目时如有“少儿不宜”镜头,可用“以下内容儿童请在家长陪同指导下观看”字眼提示,确保少儿在纯真、无邪的环境下,健康茁壮成长。
本文标题:荧屏少儿节目切莫陷入成人化怪圈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