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宝宝发音不清因心病
2013-02-01 11:53:09 来源:www.yunyuhome.com
我的宝宝怎么了?为什么不发音了,就连最爱听的音乐也显得那么烦躁呢?经调查发现,五成以上的宝宝发音不清晰、表达能力差、胆怯、自卑是由他们害怕没人听他们说话造成的。
语言本来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利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往的工具。但为什么反而成了宝宝说话的压力呢? 若宝宝在4~6个月不能接受语言信息,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 (1)宝宝的听觉有生理障碍。 (2)教育问题。 有的父母认为宝宝太小,与其说话如对牛弹琴,忽视了利用周围的人与物和宝宝交谈、说话;也有的爸爸妈妈重视对宝宝感觉和知觉的训练,却不注意运用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给予宝宝语言信息的刺激。 由于年龄的关系,宝宝语言能力不强,看到、听到的一切往往表述粗疏、断断续续、不完整、无重点,做不到准确详尽、清楚明白,思想、情感这一类抽象事物的表达,对宝宝来说则更为困难,所以,经常会“茶壶煮饺子—肚里有,就是倒(道)不出”,父母听不明白,宝宝更觉得费劲,这样,宝宝就容易回避语言表述,转而用行动流露自己的意愿。 有个宝宝叫华华,不到l岁就会叫妈妈了,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说话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和父母进行简单地交流。可有时候吐字不清,父母常常是连蒙带猜还难以正确地理解她要表达的意思。而华华呢,发现父母错误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就更加着急,说话就更不利索了,反复了几次,后来发展到干脆不说了。一次,妈妈发现华华皱着眉头,一脸的忧愁,可是怎么问,也问不出所以然,华华哭了,妈妈也是又心疼又无奈。 对幼小的宝宝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茫茫未知的世界,身边潜伏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新的环境,陌生的人,初次接触的事物都可能让宝宝担心害怕,此时,紧闭小嘴,拒绝交流其实是宝宝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也有的宝宝“金口难开”是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于和人来往交际,有自卑心理。 其实更多时候,宝宝不愿讲话不是不想说。在一个家庭中,这样的画面是极为普遍的:父母整天喋喋不休地唠叨,叫宝宝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说得口干舌燥,而宝宝说点什么时,常常被父母打断或纠正,或者宝宝说了半天,父母置若罔闻,甚至不耐烦地要求宝宝闭嘴。自己的发言总不被注意,不受重视,长此下去,宝宝还会有表达的愿望吗?爱心提醒 宝宝的正常成长与父母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要相应的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也要注意自己本身,只有“严于律己”才可以教育他人,更何况父母在宝宝语言发展过程中还起着示范者和回应者的角色。本文标题:五成宝宝发音不清因心病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7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