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80后父母:为何对亲子早教情有独钟?
2012-06-09 00:06:02 来源:

  ■关注

  这两年,早教如雨后春笋般火热崛起,被很多80后年轻父母追捧,已经成了一种流行风。在各大早教中心,几乎是清一色的80后在带着孩子上课,为宝宝高价购买“人生起跑线”。早教一堂课的花费基本上都在100~200元,有的甚至更高,一学期下来动则数千元,贵的上万元,有的“爬爬班”学费居然比MBA还贵。

  但高学费并没有吓退80后,在网上,不时有80后网友发帖问:“宝宝60天了,想上个早教,希望大家提建议啊!”“宝宝快8个月了,想给她找个早教,哪里比较好?”看来现在的80后家长都把孩子的教育期提前了。

  如今,形形色色的亲子早教班在国内的各大城市兴起,许多80后家长对早教趋之若鹜。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究竟有没有必要?早教机构是不是非去不可?该如何选择早教机构?为解开这些疑团,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早教业内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寻找问题的答案。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兰溪80后的小郑女儿今年两周岁,前不久刚报了早教课。小郑说,之所以让她上早教,是因为现在很多家长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她作为家长,同样也有这种心理。

  “当然,我并不要求我女儿一定要学出什么效果或者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只是觉得,孩子进入早教中心能够得到一种最基本的锻炼。这种锻炼包括与人的沟通、交流等等,能够激发她对一些事物的兴趣”。小郑的女儿在兰溪“红黄蓝”早教中心已经上了4堂课了,一个星期一堂课,一节课时40分钟。4堂课是500元,半年开价是5360元。每次都是小郑和她母亲陪着孩子一起去的,有时小郑父亲也会去,不过孩子爸爸一次都没有去过。

  小郑说,亲子课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小,所以上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就是教小朋友如何自我介绍,一起唱儿歌、做游戏。课堂上教的儿歌会给每位家长人手一份,然后自己回家巩固。一般在家里巩固才有效果,在课堂上要小孩子记住一首儿歌根本是不可能的。儿歌有《小老鼠上灯台》、《毛毛虫》、《亲亲脸》、》《乖乖脸》之类的,通过儿歌的内容让小孩子认识空间、方位、五官等概念。前两堂课孩子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也不太说话,但是不会哭,因为有母亲陪同。后面两节课就专心了,会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

  当记者问小郑早教有没有效果时,小郑说:“看来是有效果啊,4节课下来就感觉自己的孩子比以前能干了,也懂事了很多。因为是亲子课程比较多,通过课堂上的内容,可以大大增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交流。”

  说到费用,小郑认为还是比较昂贵的。她说:“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早教中心的,兰溪这边一年的费用将近1万元,而且不是全日制的,一周上两到三节课。这个费用普通家庭不一定能够承受。”

  小郑说:“当时我是问女儿自己,她想去就去,不去就算。我一再问她,她都说要去,那就让她去。我老公让我先交半年的学费。我女儿这个班有六七个孩子在上课。现在的80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确实重视。”

  最后这位母亲感慨说:“唉,你说这钱花在自己头上肯定要掂量掂量值得不值得,花在孩子身上,根本不感觉心痛。”

三岁前教育特别重要

  义乌人小张也是80后,孩子9个月大时,就送到义乌“金宝贝”全国连锁早教中心学习。如今已经一年多了,她觉得收获挺大。

  “开始是身边一个朋友推荐我们去上早教的,她的孩子6个月就送去了,可现在她孩子没坚持下来,我的孩子倒坚持下来了,而且越来越适应。”小张爱人从事外贸工作,她在家当全职太太。她说,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不会爬就不会爬,迟早都会爬的,不会说就不会说,迟早都会说的,不用刻意去教育。其实早教就是让你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早一个月学会这些,别小看这一个月,这一个月太重要了,它意味着孩子的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

  小张的女儿通过1年多在早教班的学习,在习惯的养成、专注度、与人交往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大方可爱,遇见生人一点也不胆怯。小张孩子上的是“音乐课”、“娱乐课”和“美术课”。一般是两个教师,10个左右的孩子。每天通过少量多次的游戏方式,锻炼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智能,激发婴幼儿潜能。

  “其实在早教中心,一堂课下来,小孩开心,大人挺累的。因为每堂课有一个主题,大人得随时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我反对保姆带孩子去上早教,所以我决定用3年时间自己带孩子。这样我可以看见她的每一个进步。”小张说,现在她孩子特别独立,自己坐在小桌上吃饭,从来不用追着喂饭,晚上单独睡觉,不会黏着父母不放。

  据了解,义乌“金宝贝”目前有1000多名学员,大多是80后家长带着孩子在学。

感受一堂亲子课

  既然80后家长都觉得不错,那早教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记者在金华“新爱婴早教中心”感受了一堂早教课。

  晚上6时,5个妈妈带着5个宝宝在老师的问候中开始上课。老师说:“今天,我们来了一位新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武,让小武来个自我介绍好不好?”于是孩子在家长的帮忙下完成了自我介绍。老师说:“小武是第一次来上课,大家欢迎小武,拍拍手。”于是孩子和家长都拍起了双手。

  记者看到,大部分孩子还是穿着尿不湿来上课的,可见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视。

  老师引导了7分钟后,给了孩子5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可以在教室里对什么感兴趣就玩什么。接着上健身操,动作简单,目的是帮助孩子培养四肢的协调能力。记者看到有的孩子在认真学,有的孩子就自己跑来跑去,满地打滚。

  老师从来不强制孩子听课,他们说,快乐比知识更重要。然后就是与孩子围着一个圈做游戏,让母亲抱着孩子做一些动作。每个动作结束,老师会说,宝宝表现很好,妈妈亲亲宝宝。接着是利用串珠教具教学,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一堂课45分钟,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孩子一直在玩,既开心又快乐。

  一位姓唐的爸爸说:“现在的家长只有一个孩子,没什么育儿经验,‘新爱婴’老师善于观察,会从宝宝细小的举动中发现问题,并给我们做家长的一些育儿建议,我觉得这是关键的,这才是真正能够帮助孩子的,而不仅仅是一堂课几十分钟的早教。”他认为,早教既然是件好事,就不应该只是个别孩子在上。政府也应该重视早教,普及早教,让大多数孩子都能上早教。现在早教机构太多,良莠不齐,有的收费过高,有的教师素质跟不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选择早教的N个理由

  不同的80后选择早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像兰溪小郑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女儿在进幼儿园之前有一个铺垫、过渡和适应的过程。她觉得上早教课后,女儿可能会更容易适应集体生活。

  有的家长则为了改变孩子的不良脾气。金华美术教师小施说,他的孩子在家中有4个老人宠着,还有小姨、大姑的,什么事情大人都包办到底,孩子都被惯得无所适从,动不动发脾气。他已经意识到这很不好,所以送到早教中心来学习,让孩子与别的独生子女接触,学会礼让、宽容。

  “孩子的点滴进步让我很开心。”特意从兰溪开车带孩子到“新爱婴”上课的小许则说:“我以前老是羡慕别的孩子聪明,为什么我们家小闰子就不能做得这么好。课后老师和我沟通,给了我很多建议,告诉我回家可以怎么去引导他,但是我觉得闰子的性格就是这样的,等长大了会懂事,会听话的。第二堂课,他就会安静地听了,不再哭闹,第三堂课,他居然能配合老师的指令了,真的不一样。”没有什么比孩子进步更让家长觉得“物有所值”了。

  为了让家庭更和谐。不少80后父母告诉记者,他们夫妻感情很好,却经常为如何教育孩子吵架,搞得彼此都不愉快。因为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两人的意见总是不统一。妈妈提出的意见爸爸唱反调,爸爸提出的意见妈妈唱反调,谁都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到底怎么办?还是送到早教中心听专家的。金华小伙小傅说,自从孩子上了早教后,他们夫妻俩都比较认同老师的观点,再也没有争吵过。

  为了让孩子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80后父母说,他们这一代的竞争已经“白热化”,20年后孩子面临的社会竞争肯定不会比他们少。从小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培养孩子的情商非常重要。

  义乌80后全职妈妈小朱则是“补偿型”的。她说:“我们小时候家中生活条件不好,父母忙着做生意,根本管不了我们的学习。现在我有这个条件了,为什么不给孩子好一点的教育呢?”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盲从的。他们看到身边不少朋友的孩子都上早教了,觉得自己也不能落后。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家都这样说,只是这个起跑线如今已经越来越往前移了。

  专家观点

  如何选择早教机构?

  早教机构这么多,如何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早教中心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著名早教专家、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副会长王惠文。

  王惠文说,首先看早教机构是否正规。一般来说,正规的早教机构能为孩子提供系统的教育方法,能提供正确的亲子理念。它会非常明确地指出一岁教什么,两岁教什么,三岁教什么。

  其次是上体验课。家长带着孩子听一堂课,就可以看出老师是否严谨,就可以评判上课的质量和老师的水平,然后作出自己的选择。

  再者是看效果,如果孩子上了10节课,还看不到明显的进步,就要考虑换个早教机构了。

  最后看早教机构的环境。空间是否宽敞,采光是否充足,益智教具和运动器械是否齐备等。

  王惠文认为家长凭着自己个人的喜好去选择早教机构是不对的,应该根据孩子的发展去选择,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王惠文说,早教就是让孩子与同龄人更好地相处,学会正确化解矛盾的方法。会背唐诗,会说英文并不是早教的目的。早教更重要的是培养性格、习惯、人格,包括运动能力、情感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等。亲子课的对象是家长和宝宝,老师在教父母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并不是盲目的,每一个游戏的设置都是基于宝宝每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

  父母带孩子早教,应该学习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引导孩子的技巧、如何跟孩子玩游戏,同时,在平时带孩子的过程中重复课堂所做的游戏,进行训练。

  王惠文说,在人的成长中,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种教育缺一不可,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家庭是最温馨的学校。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教给自己的孩子。

避免落入早教的误区

  同时王惠文也谈了早教的几个误区,提醒80后父母注意:

  1.无论参加哪个早教课,父母都应该陪同孩子上课,而不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陪同。很多父母以为,上早教课就是把孩子扔到课堂上,去跟着老师学东西。其实,早教课,教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2.早教课只是领进门,真正有用的功夫是在课外,每天都要和孩子实践,帮助孩子巩固。

  3.不要对早教机构期望太高,不要在乎宝宝学会多少,上早教课的目的是把老师的正确方法及理念学过来。

  4.对于天生爱学习的孩子,上课是一种享受和快乐;对于顽皮好动的孩子,上课就是禁锢和约束。如果孩子不愿意,就不要勉强,强迫孩子参加早教课没什么好处。

  5.再好的早教课程,也不能代替家庭早教的作用,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6.不要跟风,不要攀比。

  7.并不是收费越贵的早教机构就越好,要根据宝宝的需求选择。

  8.早教班并不是“神童”班,不是培养“神童”的。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其实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

  9.过分地强调知识灌输。有些家长把早教片面地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时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要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才符合孩子的天性。

本文标题:80后父母:为何对亲子早教情有独钟?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7125.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