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儿童食品普遍含食品添加剂 盘点几种危险的零食
2013-01-15 19:54:59 来源:

  在正常摄入的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可能无害。但是,这种情况往往是针对一种食品而设定,如果人们一天内食用不同的零食,其中的添加剂叠加起来,会跨过健康的底线。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是零食的一大消费群体,其尚不成熟的内脏器官能否承担得起添加剂的“腐蚀”?日前,国内首家专注儿童环保教育的非营利机构“iearth-爱地球”发布的《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呵护看似无微不至,却对于零食中的添加剂毫无戒备,高达92%的家长并不反对儿童食用含添加剂零食。

  而这项调查显示,儿童食用含添加剂食品的频率普遍偏高,大量不被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添加剂,仍广泛出现在低龄儿童常食用的食品中。方便面、乳饮料、薯片、冰淇淋、饼干等食品的添加剂数量最多,其中,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添加25种食品添加剂。

  隐身的添加剂对健康的破坏有多大?根据iearth的调查报告,以一个体重30公斤的儿童为例,每天吃超过45克的膨化食品,二丁基羟基甲苯的摄入量就有可能超标;150克的蜜饯可能会导致糖精钠摄入超标,长期食用,会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个别人产生厌食行为,干扰了青少年从正常膳食中摄取营养,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产生负面影响。而同样重量的冰淇淋则有可能让苯甲酸钠(一种防腐剂)过量,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以下是一些常用零食的隐形危害:

  薯片:

  在被调查的20种薯片中,增味剂的使用频率较高。在日常烹调中常用的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以及经常与之联合使用以提升食品鲜味的5"-呈味核苷酸二钠,这两种增味剂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情况下,会导致情绪异常。谷氨酸钠还与抑郁、失眠、恶心、偏头疼、不育等症状相关。研究表明,薯片中含有具有致癌性的丙烯酰胺以及会使人变痴呆的铝。而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则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添加溴酸钾,溴酸钾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已将该化合物列为致癌物质。国内某种薯片曾因羰基价指标不合格,被列入“质量黑榜”。据悉,如长期食用羰基价超标的膨化食品,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严重的会影响到肝脏功能,有致癌的可能。

  蜜饯:

  在被调查的13种蜜饯中,使用率最高的为柠檬酸,使用概率达到92.31%。专家认为,长期大量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儿童表现有神经系统不稳定、易兴奋、植物神经紊乱。大人则为手足抽搐、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瘙痒及消化道症状等。

  火腿肠:

  在被调查的7种火腿肠中,卡拉胶、亚硝酸盐等添加剂使用较为普遍,其中亚硝酸盐的使用率高达85.71%。亚硝酸盐可与人体中胺类物质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鉴于亚硝酸盐对肉类腌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现在世界各国仍允许用它来腌制肉类,但用量严加限制。

  方便面:

  在被调查的31种方便面中,其配料表中100%都使用了谷氨酸钠作为增味剂。谷氨酸钠是一种可能的过敏源,与抑郁、情绪改变、失眠、腹部不适等症状相关。

  奶茶:

  被调查的11种奶茶中,含有多种增稠剂,食用香精、柠檬酸钠、酪蛋白酸钠、二氧化硅等食品添加剂使用较为普遍。奶精的主要成分为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又称“植物性奶油”,与牛乳制品及成分无关。奶精的色泽来自食用色素,牛奶的风味来自人工香料。奶精成分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国际上一致认为,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热量摄入的2%,人体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每增加2%,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增加25%。

  口香糖:

  在被调查的12种口香糖中,阿斯巴甜、阿拉伯胶、安赛蜜、麦芽糖醇、巴西棕榈蜡、甘油、食用香料等使用较为普遍,其中阿斯巴甜的使用频率高达75%。全球有超过十亿人口摄取含有阿斯巴甜的饮食,并相信这种成分不具危险性,但是这些人可能不知道,美国食物及药物治理局 (FDA) 在过去 4 年接获的不良反应投诉中,超过 75% 的副作用是由阿斯巴甜所引起。

  阿斯巴甜最大的危害是甲醇 (木醇) 会流转至全身 (包括大脑、肌肉、脂肪及神经组织),接着代谢成为甲醛进入细胞和蛋白质及遗传物质结合。甲醇是一种危险的神经毒素,而且也是已知的致癌物质,可能造成视网膜受损、干扰 DNA 并导致先天缺陷。

本文标题:儿童食品普遍含食品添加剂 盘点几种危险的零食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53567.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