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安全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头等大事,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用药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优化青少年儿童用药环境,市政协委员马林霞建议,家长应加强用药安全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用药。同时,加强药品零售渠道监管,建立过期变质药品回收机制。
【现状】
儿童专用药缺乏 儿童用药多成人化
家住沙河口区马栏街道的辛女士6岁的儿子前段时间拉肚子,吃了两粒诺氟沙星,随后,孩子手脚发凉,身上起了小红疙瘩。送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孩子因为过量服用诺氟沙星导致药物中毒。专家说,诺氟沙星是一种对未成年人有很强副作用的抗菌药,儿童服用后,不仅对肾脏产生危害,而且影响软骨发育,小孩长不高。
其实,很多家长和辛女士一样,家里的常备药,多是成人药,很少能买到孩子的专用药。随后,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药房,结果发现,儿童用药确实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等问题。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市政协委员马林霞在调查中发现,国内市场90%的儿童使用的是成人药物的减量版。
【建议】
制定量化标准 监管药品零售渠道
马林霞告诉记者,根据参加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我国儿童服药不良反应率达到12.9%,新生儿更高达24.4%,而成人只有6.9%。“大多家长仅凭着感觉将成人药减量给孩子服用。”这无疑给儿童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埋下隐患。马林霞认为,应尽快出台规章制度,加强青少年儿童用药的研制和生产、建立青少年儿童用药的剂量统一测算指标体系和儿童用药安全包装强制标准,指导和规范临床医师的开药行为。她建议家长自身要学习和掌握好安全用药的常识和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孩子用药。同时,开展安全用药进社区、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加大青少年儿童用药方面的宣传力度。
针对成瘾性药品的销售。马林霞认为,要加强对药品的生产、批发、零售含有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药品的监管措施。“对药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对销售客户进行全面清查。”必须核实购方资质证明,采购人员的身份证明等。
“除了加快相关法规的制定,建立药品生产、回收、监管的长效机制。”马林霞表示,为了防止过期药品流入市场而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防止环境污染,还应建立和完善了过期药品统一回收制度。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5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