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开始,中国已进入了第四波人口生育高峰,每年新增婴儿数量在2000万人左右,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其生育高峰期将持续到2017年。伴随着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大量八0后开始成为生育大军中的主力群体,由于八0后年轻父母普遍缺乏产后护理专业知识,月嫂行业也应运而生,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月嫂收费已超过1.5万元/月,其收入甚至高出很多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
探秘天价月嫂:盲目跟风和供需失衡是主因
“天价月嫂”由多种原因造成,一、当今产妇对婴儿护理常识匮乏,盲目迷信月嫂的专业性;二、月嫂公司夸大月嫂服务的专业性,并用“月嫂证”、简单培训等方式,打造出一个“新职业”,赚取高额佣金;三、盲目跟风,看到周围很多朋友都请月嫂,不请月嫂似乎会让人觉得落伍,或者觉得父母年事已高,不希望父母太过操劳;四、觉得父母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五、护理经验丰富的月嫂奇缺,加上工作强度大等使得一部分月嫂中的佼佼者成为抢手货;六、专业医护人员大多不愿意从事月嫂工作。
远程产后指导:打击月嫂非理性收费的高招
对于目前出现的天价月嫂,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长李大经表示,月嫂工作技术含量低,构不成一个新职业。但“天价”只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应干预,应让市场自身调节。各地媒体则呼吁,政府应加强监管。在此之际,山东媒体爆出,青岛对月嫂发出限价令。
中国优生优育中心妇幼保健专家张家琼医生认为,政府干预和限价都不是解决“天价月嫂”的好办法。有关部门应出台一些既符合市场规律又抑制高价横行的有效措施,在这方面,专业的医疗卫生单位更应该有所作为。
中国优生优育中心日前在全国开展的家庭产后指导远程服务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调节手段,该中心集中了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运用高科技的远程医疗系统为社会各阶层孕产妇家庭提供月子期母婴护理的远程指导和疾病预防,一方面,在怀孕阶段就为准妈妈免费提供大量权威专业的母婴护理教材和视频教程,帮助孕妇或其家人在产前正确掌握产后护理及恢复的详尽知识和具体方法;另一方面,经常性举办家庭护理人员远程专家讲座,让孕产妇家属在家里就可以轻松学习观摩。
此外,产妇最担心的产后大出血、产褥期感染、产后忧郁症和新生儿常见疾病等问题一旦发生,就医不及时往往会造成各种难以预料的后遗症,严重的甚至威胁到当事人生命。
张家琼说,中国优生优育中心推出的远程产后指导可以做到在上述问题发生前后随时接受病患的紧急求助,第一时间由医生通过远程系统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
张家琼医生认为,家庭护理人员的产科医疗知识和护理观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月嫂虽然在护理手法上较为熟练,但也仅相当于医院熟练护工的技能水平,遇到产后感染和各种母婴常见疾病隐患往往束手无策,中国优生优育中心作为国家级专业指导部门肩负着优生优育深入基层群众、为广大孕产妇排忧解难的重大任务。
家庭产后指导远程服务平台运用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多媒体综合技术,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实现产科医生与病人、家庭护理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实时指导,使孕产妇在自己家里即可接受远地医护专家的帮助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护理和解决相关问题,可以节约医生和病人、家庭护理人员等大量时间和金钱。它不仅可以帮助我国广大孕产妇家庭有效提高生育质量和妇幼健康,还能间接达到抑制月嫂市场非理性收费的双重效果。
据记者调查发现,全国每年的孕产妇超过1000万人,每年出生人口约1990万人,平均不到2秒钟出生1个人。卫生部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司副司长傅卫介绍说,全国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61/‰,婴儿死亡率为12.1‰,已经分别比2008年降低了23.7%和18.8%。
事实上,全国每年上千万产妇中,由产妇家人护理母婴的比例超过了80%,这部分人群更需要有关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关怀。从优生优育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强盛和国民健康考虑,我国应该多一些像中国优生优育中心那样的成功做法,尤其是医疗卫生单位应花大力气研究和探索各种符合老百姓需要的务实服务,进一步提高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本文标题:天价月嫂遭遇克星 远程产后指导重拳出击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5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