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4岁能体会父母辛劳,5岁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
教育部日前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着重强调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希望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引导,另一方面却是家长的不理解。据媒体报道,武汉一家幼儿园秋季开学后落实教育部门关于幼儿园“去小学化”要求,不再教拼音、算术和识字。谁料,此举竟遭不少幼儿家长反对,家长抱怨,“现在进所好小学都要考试,幼儿园不学,难道要家长再花钱到外面学?”
一边是幼儿教育规律,一边是家长的诉求,幼儿园“去小学化”之路注定难行?
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市民周先生夫妇常常为了今年5岁的女儿的教育问题而烦恼。妻子李女士希望能够让孩子多学点知识,现在孩子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李女士说,她原以为女儿妞妞能背十首唐诗已经非常不错了。结果在一次才艺展示上,发现同班的小男孩站起来竟然张口就背诵《诗经》,还有的小朋友小小年纪就已经可以打算盘了。
李女士觉得孩子也不能落后,于是在上幼儿园之余还给孩子报了珠心算和英语班。周先生则认为,孩子现在还在幼儿园读大班,没有进小学,根本没有必要过多地让孩子掌握各种技能。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养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夫妻俩经常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发生分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家长们普遍的担忧,毕竟目前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而这个起跑线就是幼儿园。如此一来,家长对“去小学化”的幼儿园有所怨言也在所难免。
迎合家长“小学化”倾向严重
据了解,我市民办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记者走访部分民办幼儿园发现,拼音、算数和英语等仍然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内容。大部分民办幼儿园为了能够迎合家长的需要,都打出了“早期智力开发”宣传标语吸引眼球。
一位幼儿园园长对记者表示,幼儿园开设拼音、算数等课程,主要是迎合家长比拼孩子掌握知识多少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源。
“采用商业化教材也成为不少幼儿园的一大利益来源。”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市面上充斥着各种迎合家长需求的商业化教材,教材的编写并不符合36岁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而是一味地打出开发潜能的噱头。“不得不说,很多幼儿园的负责人明知道教材内容不当,但出于利益考虑还是向孩子和家长推荐。”
幼儿教育应以培养习惯为核心
一所公办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不少家长对学前教育核心价值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趋向于简单化和片面化。孩子在这个阶段中不是学习抽象符号,而是应该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核心。具体而言,要培养孩子的健康、德行和聪明三方面素养。在这个阶段中孩子的学习贵精不贵多,学习探知问题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举一反三。
她总结说,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就内容上看,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比如,36岁的孩子掌握数字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是这个年龄范围所能够接受的。另外,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通过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过早识字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第二,在活动形式上,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幼儿园中的一日生活,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到户外游戏,而不是整天的待在室内听老师讲课。
第三,从教育环境来看,家长可以观察到最直观的,就是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比如不少幼儿园设置有区角,摆放有植物,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反复的灌输与机械的模仿最终只会事倍功半。”该园长表示,不少家长容易抱着趋同、随大流的心态,看到其他小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只要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孩子会在今后小学的学习中展现更多的"后劲"。
幼小衔接不能一刀切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陆克俭强调说,进入大班后,孩子就进入了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过渡期,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作为深圳大学诺德假日幼儿园的负责人,陆克俭表示,不少幼儿园家长都很着急,害怕孩子在幼儿园里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导致上小学跟不上。他以幼儿园情况举例说,有个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发现老师讲汉语拼音的进度太快,让他跟不上。可是,老师却有自己的考虑,由于班上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学过了汉语拼音,讲课自然进度加快,家长知道了情况只能干着急。
“做好幼小衔接,在大班要有意识地为孩子进行阅读和写字做准备。”陆克俭认为,孩子进入大班以后,可适当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记忆力。让孩子能够阅读富有生活情趣、具有生动形象的图书。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杜绝小学化倾向,并不是不让孩子看书,而是要让孩子看符合年龄特点的书籍,让孩子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的拓展。
据了解,《指南》中明确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可以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本文标题:幼儿教育:家长别做幼儿园小学化推手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4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