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上月曾抱怨:“监管部门对乳制品抽查次数过多,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话音未落,9月8日,光明乳业再次卷入质量风波,上海多个区的光明乳订户发现,收到的牛奶味道怪异,疑为变质。
这是该公司3个月内第5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9月11日,上海质监局已责令光明乳业开展全面质量安全大整顿。上海市新闻发言人杨俊表示,质监局已开具光明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按照规范生产,开展车辆、冷链管理大检查,加强员工岗位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
光明屡曝质量问题
今年6月份,安徽省颍上县部分学生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不适甚至呕吐。6月27日,上海质监局表示,6月25日乳品二厂生产的950ml光明“优倍”渗入清洗剂成分。7月20日,广州市工商局抽查的部分光明奶油和50%减脂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质量事故发生之后,公司曾经向消费者致歉并称会认真吸取教训,彻底对全国工厂及流通系统等每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但是现实远远不能让消费者满意和放心,公司形象和信誉连续受到严重伤害。
在此次“酸败门”,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牛奶酸败是因为车辆温度没有达到标准。但是业内专家与行业分析师认为,其解释不可信,问题最有可能产生在冷库。
据媒体报道,上海一位食品研究员认为,光明乳业给出的理由过于简单,应该更具体些,“此外,我并不太相信公司说的移库车辆问题,我认为更有可能是冷库问题”。因为即便车辆没有开冷气,新鲜牛奶放置车辆内至少一个小时是不会变质的,“本次发生区域包括长宁、浦东等,早晨时间一两个小时完全可以到达”。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达了相同观点,“即使配送车辆是恒温,离开冷库一个多小时也不可能发生酸败,不太现实。”王丁棉认为,发生问题根源极有可能是冷库。“外界怀疑问题在于冷库,冷库是不是停电了没有制冷?如果没有制冷,相关系统为何没有自动报警?如果是冷库出现了问题,光明承担的责任就更大了。”王丁棉向记者表示。
目前,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已致歉,并称,公司已第一时间派专业人员上门进行处理,根据消费者的意愿进行退货、补货或者退款,到目前为止该事件已处理完毕。
光明乳业难成高端品牌引领者
郭本恒曾表示,无论在酸奶、鲜奶、常温、奶粉以及奶酪上,光明乳业都要成为高端品牌的引领者。目前看来,安全质量事故频发将使这一梦想成为泡影。
今年上半年,随着光明乳业高端产品品牌地位的奠定巩固和营销渠道的拓展深化,各个品类的高端产品正接踵步入利润收获期,由此带来的高收益正在释放。另外,近年还成功收购了一些国际知名企业。
但是,有评论指出,光明乳业作为食品企业,不应有半点侥幸,产品质量安全始终应该当作重中之重。如果无法解决质量问题,建再多的国际化工厂都无济于事,相反高额的收购费用和财务费用还会拖垮公司。
本文标题:光明乳业屡陷质量门 难成高端品牌引领者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3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