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洋奶粉问题频出仍涨价 源于消费者媚外心理?
2012-07-30 22:46:07 来源:

  近期,包括多美滋、美赞臣在内的多个洋奶粉品牌再度被曝提价。这是部分洋奶粉一年来第四度调涨。

  国产奶粉继“三鹿三聚氰胺“之后,自主品牌发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了一场食品安全危机,使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失去了信心。由于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疏漏,造成一些国产奶企为了追求利益而添加违禁成分,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于是,国人就将目光就转向洋奶粉。

  一提到洋奶粉,国民心里就认为质量可靠,安全放心。可是,国外奶粉真的安全吗?让门看一组报道,2011年,西安一消费者在给孩子食用雅培奶粉时,吃出一条虫子,而这之前的2010年,宝鸡市一消费者购买的婴幼儿奶粉中就曾出现死虫;7月初,被检测出美赞成1阶段奶粉添加了国家禁止的香兰素,大剂量食用会造成婴儿肝肾脏损失,而且婴儿对一种奶粉产生依赖遇添加香精不无关系,甚至如明治、雀巢等含有铯、砷等放射性和重金属元素。

  即便如此,消费者在买到问题奶粉进行维权时,这些洋品牌也是财大气粗,推诿扯皮。然而,就是这种质量问题频发的洋奶粉,一面是原材料价格在下跌,一面却是销售价格连升四级,提价幅度搞过了37%。是什么原因造成洋奶粉显得“奇货可居”的局面呢?

  首先是前两年国产奶粉质量问题引发引发的信任危机,由于监管部门和监管程序的不完善,使一些不良企业在利益面前丧失了道德和责任,肆意添加违禁物,对消费者造成的心理阴影无法在短时间内抹去,尽管国家建立了《食品安全法》,出台了相关标准,亡羊补牢虽然为时不晚,但还是在短时间内难消公众疑虑,为洋品牌提供了霸气和独大的底气。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消费者“媚外”的心理虚荣行为作祟。在虚荣心理的支配下,总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外国品牌就没有问题,好像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圆似的。报道依据业内人士的话说:洋奶粉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体质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这些相对奶粉本身而言其实微不足道。其实,说白了,这些洋奶粉只是在卖一种概念而已,而这种概念却在成本降低、配方不变、关税回调的情况下,仅仅是换了一个大同小异的保障而已,就提价超过37%的幅度,未免有了店大欺主的行为,可这种行为,又恰恰是由消费者的“媚外”心理豢养起来的,也正是这种豢养,使洋奶粉滋生了“想涨就涨”的“底气”和其对市场话语权与定价权的掌控。

  欲遏制洋奶粉在中国市场“想涨就涨”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有两种途径可循:一是加快自主品牌的质量提升和研发,其实国产奶粉尽管问题不断,但与洋奶粉中出现的活虫、香精、重金属等相比,不见得一定就差,二是提升自主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让消费者认识到国内国外的月亮一样有阴晴圆缺,改变国人“媚外”的认知虚荣心理。

  因此,当自主品牌的品质得以提升,消费者的信心得以重建,从外到内的认知得以改变,那么,洋奶粉对于中国市场“想涨就涨”的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将重新来写。

本文标题:洋奶粉问题频出仍涨价 源于消费者媚外心理?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3085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