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州市教育局公布了公办幼儿园认定及收费标准的新方案。一是提高公办幼儿园收费,省一级公办园的保教费调整到1050元,同时禁收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二是市属公办幼儿园明年拿出学位70%的比例向社会电脑派位(或其他方式),以后还将逐年增加比例。
近年来,“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年初广州市财政拨款7524万元“供养”公办幼儿园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发网民不少争议。有网友以广州市公办幼儿园的幼儿人数计算出“每个幼儿一年要用掉两三万元”。如此看来,公办幼儿园应是不愁吃也不愁用,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可谓“近水楼台现得月”,难怪有一网友说“公办幼儿园是公器私用园”!
公办幼儿园享受财政拨款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就是因为这些幼儿园招生对象的“特殊”主要面向公办工作人员的子女。其实,公办幼儿园不仅是事业单位,并获得财政补贴,不是广州市一地有此特例,估计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公办幼儿园,被称为“官二代联络园”。 相对而言,近年来,幼儿园违规收取赞助费久治不愈,一些公办幼儿园“功不可没”,因为非公办人员的孩子想入园,不仅要托关系、找门路,还要交纳1万多到3万元不等的“赞助费”。因此有网友呼吁,把来之不易的公共财政补贴到这些生财有道的公办幼儿园身上,是损不足益有余;在国家财政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时,一定要注意公平分配,切勿制造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按常规,公共财政不应只是“锦上添花”,让公办幼儿园“好上加好”,更应该为民办幼儿园“雪中送炭”,让所有幼儿都能享受到,从而真正实现普惠型学前教育。笔者愚以为,针对公办幼儿园诟病,能否将公办幼儿园作学前教育公平改革的“试验园”?据调查数据,在广州1500多所幼儿园中,享受财政拨款的公办幼儿园不到10%。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的财政体制和办园模式,那么为数众多的民办幼儿园在财政投入分配中仍将处于劣势。结果是,越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就越拉大了优质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差距,进而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总而言之,倾向式补贴只会将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普通园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若想达到学前教育公平,首先应让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在财政投入上能有“公平”,应该让公办幼儿园走出“贵族”大门,否则将“患寡而患不均”。
本文标题:公办幼儿园何时才能迈出贵族圈?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