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三全也陷病菌门:食品安全标准再受拷问
2012-06-07 18:40:47 来源:

  随着“思念”及“三全”等“病菌门”一扇接着一扇的开启,人们关于标准的疑问和忧虑也越来越多。而标准之乱,有制度本身的因素。

  “思念”三鲜水饺的“病菌门”事件余波未了,著名品牌“三全”以及“海霸王”的三款速冻食品在广州也被检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据了解,“三全”此次检出的这种菌,确实是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中不允许检出的,但是按照将于11月份开始实行的新国标,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允许检出,只要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就是合格的。而“三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却严重超标。

  接踵而至的知名品牌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过去我们的食品只有卫生标准,而忽略了安全标准。现在逐渐转向安全标准作为重点,卫生指标适当下降,适当放宽一些对人体危害不太大的微生物的指标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称,过去我们对致病性微生物规定不得检出,但食品涉及种养殖、加工、流通多个环节,完全不检出微生物几乎不可能。

  随着“思念”及“三全”等“病菌门”一扇接着一扇的开启,人们关于标准的疑问和忧虑也越来越多。去年出台的国家牛奶质量标准,将之前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蛋白质每百克2.95克,分别调整为200万个和2.80克,被讽“全球最差”。如今,这一荒谬逻辑又将在速冻饺子上重演?当公众对食品安全、对每日所需食物和营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的同时,食品安全标准应该愈发严格,而不是一再放宽。

  标准之乱,有制度本身的因素。比如,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存在多重标准。一套是食品卫生标准,是按照《食品安全法》制定的,是卫生部行政执法的依据;另一套是食品质量标准,是按照《产品质量法》制定的,是国家质检总局行政执法的依据。两套标准并行的结果是:按照一套标准监督检查合格的食品,按照另一套标准就有可能不合格。还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交叉重叠、相互冲突的问题。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分别是什么概念?有了冲突怎么办?谁能给出权威说法?

  有人猜测,我们的食品法受到食品企业老大们的干预,一些标准的出炉可能掺杂“企业意志”。于是,标准之争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了利益之争。而倘若真是如此,“思念”、“三全”的病菌门事件也可以说已经上升到企业的道德血液问题。

本文标题:三全也陷病菌门:食品安全标准再受拷问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89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