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学生建留守儿童书屋 上海6所学校高中生筹款3万
2012-06-27 19:04:20 来源:

  来自上海6所国际学校的高中生们,不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通过自制礼服义卖、篮球比赛等筹款3万元,只为650公里之外的安徽南源口中心学校的孩子们能有一个图书室,可以获得更多的精神食粮。在花样年华,学生们感动着他人也感动自己,将大爱传承接力。

何怡婷、刘少浡等4人从上海出发,给徽州的同学们送去4个书架、6套桌椅、千余本图书。本版图片 早报记者 贾代腾飞

   何怡婷、刘少浡等4人从上海出发,给徽州的同学们送去4个书架、6套桌椅、千余本图书。本版图片 早报记者 贾代腾飞

何怡婷、刘少浡等4人从上海出发,给徽州的同学们送去4个书架、6套桌椅、千余本图书。本版图片 早报记者 贾代腾飞

孩子们一大早就期盼着上海哥哥姐姐的到来。

 何怡婷、刘少浡等4人从上海出发,给徽州的同学们送去4个书架、6套桌椅、千余本图书。本版图片 早报记者 贾代腾飞

志愿者在捐赠的图书室和孩子们一起看书。

  东方网6月22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18岁,你在做什么?忙叛逆?忙网游?忙备考?

  如果答案仅是这些,那你就真OUT了。

  上海国际中学的男女生说:18岁,他们近百名同学正忙着为400余名安徽留守儿童组织义卖,筹集善款,为孩子们捐赠一间彩色的图书室。

  半年时间,近百名上海国际学校的学生一同参与,女生们自制礼服义卖,男生们组织学校友谊篮球赛,拉赞助、卖门票,最终筹集到近3万元。

  6月3日,4名学生代表踏上去安徽捐书的路途。

  孩子的好学促成捐赠

  歙县,地处安徽黄山市,是徽墨、歙砚的主产地。在歙县南郊、新安江的源头,坐落着一处白墙青瓦的村落,南源口村。由8所村落中学合并的南源口中心学校,就在这里。该校400余名学生中,80%都是留守儿童。

  12岁的程欣怡、王瑶和13岁的张晓娟,土生土长的当地孩子,笑起来,爽朗欢快,眼睛弯弯仿佛两道月牙。她们就读该校小学部。自出生不久后,三个女孩的父母就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老人照顾着她们。

  在上海,有这样一群中学生,他们年龄最大18岁。在繁忙学习之余,他们有人用半年时间筹备一场服装秀,有人用三个月时间准备一场篮球赛。他们所做的不是为发泄青春激情,而是为650公里之外的孩子们。

  何怡婷,世界外国语中学国际部学生,平时被同学叫成“二平”。

  李晞,何怡婷的同学,霸气地被尊称为晞姐,长得很高。

  2011年4月,何怡婷和李晞,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徽大别山旅行,那次旅程,当地的孩子给两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我临走时,两个很可爱的小妹妹送了我两幅画,上面写着,"姐姐记得我,不要忘记我。"李晞说,当时孩子们的不舍,让她非常感动。另一幅画是万君兰小朋友送的,她在画上也留言道,“姐姐一定要记得我,我们将来一定会走出大别山的,希望我们天天都开心。”

  今年,学校低年级的同学组织去大别山,万君兰还托同学给李晞带了一封信。信封上贴着可爱的黏纸,里面还放着手折的幸运星,让她非常感动。

  她记得那时,有一个很有灵气的孩子,会写诗。孩子说:“姐姐,因为认识你,让我有一个梦想,我想去城市,我想跟你做好朋友,以后我会努力读书,自己走出大山,跟你在上海相见。”

  众多感动后,何怡婷和李晞计划,帮助这些可爱的孩子实现梦想。

  计划拿定后,综合两个人的兴趣爱好,她们准备办一场秀并当场拍卖,筹集钱去帮助那些山区的孩子。

  义卖活动差点“搁浅”

  2011年底,何怡婷和李晞通过人人网、微博,转发办秀的想法,及背后花絮的照片,希望把活动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社会。

  当时,很多国际学校的学生,都很感兴趣。学生们将活动扩散到自己学校,大家一起参与。

  这场秀渐渐变成了来自上海六所国际学校高中生间的爱心接力。

  在组织的半年时间里,她们也遇到不少麻烦,差点没法办秀。

  那时,筹备活动的主力人员都是高二学生,学习繁忙。她们为了秀,要画手稿,要自己做衣服,整个过程很繁琐。

  起初,为降低成本,何怡婷和李晞商量,用棉布作为衣料,找来打板师商量。打板师答应,衣服只要给图稿,会帮忙找厂家做,但同学们未成想,忽然有一天,厂家打电话称没办法帮忙。那时,离预定拍卖的时间,只有一个月。

  “我就很急,当时觉得这场秀,真的办不了了。”李晞说,最后,大家商议,集体省吃俭用。有的交出压岁钱,有的跟父母谈判,承诺一定好好学习,考试拿第一名,让父母赞助。

  就这样,参与者都竭尽所能。

  没有制衣厂帮忙,所有衣服都得手工制作。参与制作的同学,每天晚上10点完成作业后,还得用缝纫机缝制到半夜12点,因为都没有经验,手指常被戳破。

  2项活动筹得3万元善款

  5月11日晚6点30分,外滩半岛酒店,一场酝酿半年的服装秀开始了。

  “在后台,我们很紧张,也没注意到台下有那么多人,后来发现来了200多人,那个时候就觉得我们真伟大,有种成就感。”何怡婷和李晞提到这场秀,满眼都是喜悦。

  爱心拍卖牌一次次被举起,每一笔善款的增加,都让大山深处的孩子,离自己的读书梦想更近一步。

  秀当天,制成的近30件女士礼服,最后被卖出20多件。每件价格在1000-1500元不等。

  秀的成功举办,让女孩们激动不已。

  与此同时,上海中学的另外一群男生也在紧张忙碌着。

  他们准备的是一场校级篮球赛,希望通过卖门票,拉赞助,能为大山深处的孩子,筹资建图书馆。

  就读上海中学国际部,出生在中国台湾,4年前来到上海的刘少浡,是此次篮球赛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因为何怡婷和李晞组织的秀,很成功,筹到了2万余元。男孩希望,同样可以成功办一场活动,筹到资金,帮助徽州的孩子们。

  “这个篮球比赛,我们可以通过卖门票和找赞助商,筹到资金,买图书、买书桌,捐给山里的孩子们。”会议确定门票40元/张,为扩大影响,他们制作了海报,到各个班级宣传。

  篮球赛最终包括6所国际学校,组成6支篮球队对抗。

  5月27日早8点,刘少浡和志愿者早早来到球场,做起准备工作。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6所学校的男孩在球场上尽情地挥洒着汗水和热情。

  篮球赛成功举办,两次活动共计筹集善款近3万元。这让国际学校高中生的图书计划,离成功更近一步。

  一切准备就绪,男孩女孩们就要出发,前往安徽歙县。

  “看书就不会那么孤独”

  6月3日,上午8点14分,何怡婷、刘少浡等4人从上海出发。

  程欣怡,今年12岁,在南源口中心学校读五年级。

  “爸爸、妈妈在浙江打工,我跟爷爷奶奶住,很喜欢跟狗呆在一块,我觉得它们是我最好的朋友。” 程欣怡说,就算在写作业,也会让小狗陪着。

  “有时候,感觉爸妈根本就不关心我。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哭。” 程欣怡说,她真的很希望他们不要再去打工了,留在家里陪她。

  “我只要一看书就不想他们了,我比较喜欢看书,爱看关于动物的书。”小小年纪的程欣怡说,“我特别希望妈妈给我买四大名著,可是买这些书肯定要很多钱。”为了可以看到想看的书,程欣怡经常向老师借阅,但借书的人很多,常常要等很久,才能轮到。

  “看书就不会那么孤独,因为书可以教会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程欣怡说。

  经过6个多小时,刘少浡一行到达南源口村。

  这里的一切让他们新奇。初次见到大哥哥大姐姐的程欣怡更是迫不及待带着远方的朋友,去看看自己生活的地方,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家乡。

  半年努力换来图书室

  6月4日一早,刘少浡等四人,就把准备好的书、书架送到南源口中心学校。在校园里,同学们也早已焦急等候。

  4个书架、6套桌椅、千余本图书,让南源口中心学校的小小的图书室沸腾了起来。

  “很多小孩子都很期待我们来给他们送书,最感动的就是看到小孩抢着读书。”刘少浡说,他觉得至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为这些孩子送来精神食粮。

  这次捐赠图书室的过程,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书籍。而更重要的是,它让那些原来素不相识的孩子,通过几天的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让城里的孩子也知道什么叫感恩,什么叫回报。

  同一片天空下,在一个小小的图书室里,幸福和希望开始发芽。 (来源:东方网)

本文标题:学生建留守儿童书屋 上海6所学校高中生筹款3万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8750.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