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约有20万新生儿出现视网膜病变,其中约5万新生儿因此而致盲。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原因很多,但研究发现曾吸过氧的早产儿发病率特别高。为此,市妇幼保健医院医生表示,过度吸氧很容易造成新生儿视网膜病变,建议新生儿满月后就要对眼部进行检查。
病变晚期无法治愈
记者在儿童医院附近的旅馆见到小小的时候,妈妈正在给她喂奶。小小7个月大,7.5公斤重。
妈妈杨女士今年38岁,她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结婚3年,去年11月份在宿迁一家医院生下了小小。“小小早产,34周多1天生下来的,出生时体重2.2公斤,被放进了暖箱,15天后出院的。”杨女士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的时候,也就是在孩子出生4个月后,外婆意外发现孩子的眼睛有些不对劲!第二天,杨女士一家就带着孩子到宿迁市区的一家医院给孩子做检查,没想到,“医生告诉我们,小孩无法手术,已经是视网膜病变的晚期了,没法再挽救。简直晴天霹雳,我们一家在医院哭得瘫倒在地。”
“后来我们请专家看了小小的病例,多次记录显示,孩子在无紫绀、无呼吸暂停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高达96%时,医生仍然持续给氧。在小小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医生也没有提醒过我们要给小小做眼部检查。后来我们和医院沟通后,医院虽然答应承担责任,给予部分赔偿,但是孩子的一辈子就这么完了。”小小的爸爸告诉记者,这次无锡的亲戚让他们来锡找专家看看,毕竟还想着哪怕有一线希望。
暖箱用氧需严格操作
据了解,虽然吸氧是抢救危重早产儿的重要措施,但如果给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气,或用氧时间过长,会刺激宝宝本身就发育不完全的视网膜组织,从而产生病变。
市妇幼保健医院儿保科主任卫雅蓉介绍,氧气对于抢救新生儿生命作用关键,所以其使用不可避免。但是医院对于新生儿的规范用氧要求很高。“需要时刻检测宝宝的各项体征,监测其是否适合用氧。至少妇幼还没有发生因为高浓度、长时间用氧导致宝宝失明的病例,而且宝宝住院期间我们会定时为宝宝做眼底检查,宝宝出院后,还会提醒早产儿以及足月宝宝满月后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旦发现有视网膜病变的前兆,立刻进行干预治疗。”
及时干预宝宝可痊愈
记者了解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程通常分为五期,在第一期、第二期时,病变有一部分可自愈;到第四期则很严重,虽然可进行手术治疗,但效果不好。如果发展到第五期,则有极大的危险终身失明。因此,在病程一至三期时,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时间段,尤其第三期是治疗的关键期。医院可以做激光冷凝手术,手术时间只需几十秒,将异常生长的血管点凝,不让其快速生长,即可治愈,孩子视力将和一般孩子没区别。
“对于有过吸氧治疗史的新生儿,家长要尽早带孩子到眼科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变。”卫主任提醒,一定要去正规的眼科找有资质的医生,用间接眼底镜或眼底数码相机可以捕捉到婴儿是否视网膜病变。通常来说,病变早期若在视网膜的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则是婴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体征。
本文标题:暖箱过度吸氧易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