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督学李伟成(亲贝网配图)
专家呼吁相关部门从更高层面解决孩子转学籍难题。(亲贝网配图)
省政府督学和教育专家呼吁,从更高层面解决外来工子女转学籍难题
外来工想把孩子留身边,但回老家办学籍有困难,希望简化手续。但市教育局表示,转学籍手续不能简化。白云区文峰小学违规办学籍一事曝光后,引起各方关注。记者昨日采访获悉,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白云、天河等区,转学籍难题普遍存在。为此,省政府督学李伟成呼吁,希望相关部门从更高层面解决转学籍难题。比如设立全国性平台,通过网络办理转学事宜。
民办教育专家信力建:学籍办到学校层面即可
“现在人员流动这么大,学籍能否只办理到学校这个层面即可?没有必要到教育局去备案。”民办教育专家、信孚教育集团创办人董事长信力建就直言,现在学籍办理手续太繁复,应该早点简化。
信力建坦言,自己集团旗下的不少学校都碰到过这样的家长。“都是些打工仔,千里迢迢回去办个转学,不光是成本上划不来,关键是你未必还办得成事。”他表示,现在是市场经济,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人员流动大,每年都有不少这样的外来务工子女前来就学,“你既然让这些人就业了,就应该考虑他们子女就学的问题。”他建议,学生的学籍办理应该在学校层面备案即可,这样一来会极大的减少办理程序。“都有学校愿意接收了,为何还要用一纸学籍卡住他们”。
省府督学李伟成:更高层应考虑政策配套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学籍手续不能简化,要走程序。“没有学籍,或者把学籍办理全部放给民办学校,只会产生更多其他问题。”
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李伟成认为,之所以出现文峰小学这种现象,关键还是政府出台政策后,没有相应配套政策的问题。“比如说,政府鼓励各地接受外来务工子女,要求他们的读书问题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但随后就没有配套政策出台了。”李伟成表示,接受外来务工子女读书,就要考虑流动性的问题。
“你要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转学,千里迢迢回去办学籍,这就是配套措施没有到位。”他呼吁,应该从更高层面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转学籍难的问题,并建议说,能否搞一个全国性的平台,将适龄儿童的档案备案。“这样,需要转学的孩子,在网上申报就可以了,当地教育部门和接收地用一个办公网,通过网络就可以办理转学事宜。”
他还表示,教育部门进行学籍备案,不单纯是学生个人权利的维护,更有更高层面的需要。“比如,一个地方有多少适龄儿童入学,光靠学校统计不行,教育部门是需要掌握这些数据,然后才能对当地的教育水平进行更长远的规划。我们很多教育问题,就是与统计数据不准确有关。”
其他民校:严格把关的同时灵活办理
海珠区一家民办学校的校长表示,在农民工子弟办理转学手续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困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困难主要在于各地方政府的政策以及普遍做法之间的差异。“首先在外面打工的人根本没精力和时间去弄,其次有些地方在办理证明的时候花样太多,没熟人根本不行。我一个朋友回老家出个证明就要两千多,还要苦苦哀求才行。”该校长说。
在采访中,其他一些民办学校的负责人也表示,在他们学校,也曾经出现过几个学生无法办好转学证明,无法入学的案例。但他们称,这些都是少数,“尽管困难,但只要给足够的时间,要办大多数还是能办到的。”他们也希望,应从更高层面出发,考虑怎么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转学籍难题。他们建议,教育部门在严格把关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灵活增加办理入学的时间,“大可以一边读一边办,毕竟学生的学业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局:学籍管理不能放宽
在记者暗访过程中,不少家长抱怨,各地教育局和学校都把学籍管得非常严格,这也是家长在办理转学手续时的困难之一。“因为管理很严,我们就一定要回老家才能办,学籍管理能不能放宽一点,在入学当地办理就行了。”家长王先生说。
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白云区教育局综合管理科的工作人员李先生说,学籍是由市里统一管理,他们也无法改变。而且办理、管理学籍的条件也不能放得太宽。“我曾经碰到过这么一个问题,有一个小孩,他在内陆城市没有上过学,但他年龄到了读五年级,那么他是从一年级读起,还是从五年级读起呢?”李先生说,如果学籍管理放得太宽,遇到此类情况,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只读一年五年级就小学毕业了。
但李先生也表示,不能由于孩子转学时学籍办理难就导致孩子无法读书。这些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怎么解决。
本文标题:民校假公章办学籍 不该让学籍卡住孩子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