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的术语介绍
2012-06-23 13:36:30 来源:

  1. 伤害:是机体急性暴露于物理介质如机械能、热量、电流、化学能和电离辐射,并与之发生作用,作用数量或速度超过了机体的耐受水平而导致的机体损伤。在某些情况下,伤害是由于突然缺乏基本介质如氧气或热量而引起的。

  2. 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信息,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和利用。

  3.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死因监测(DSP):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该监测系统通过概率抽样,在全国确定161个监测点,采取辖区管理和网络报告,其死因数据基本上准确地反映了我国死亡包括伤害死亡的真实模式和流行状况。

  4. 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分析、解释和发布伤害相关的信息,实现对伤害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的描述,从而为制定伤害预防与控制策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该系统自2006年启动,由43个监测点的129家哨点医院构成,分布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其中有29个监测点同时为死因监测点,采用医院急诊室(包括伤害相关门诊)医护人员填报伤害病例报告卡片、经由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逐级上报的方式,收集当地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伤害发生的相关信息。

  5. 全国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系统:是卫生部于2004年4月下旬建立的。在最初的几个月内,全国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收集本机构的因病死亡病例,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进行网络直报。2004年8月初,卫生部下发了《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该方案要求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其门、急诊及住院的所有死亡病例,由以前的因病死亡报告过渡到了全死因报告。此后,该系统进一步发展,很多省的县级以下医院(主要是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参与了死亡病例的网络报告。

  6.评估:是将客观实际同所确定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评估是任何预防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干预活动的始终。

  7.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传播健康相关知识,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8. 健康促进:是一个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能力的过程。《渥太华宪章》确定了健康促进的3项基本策略,即为创造上述保障健康的若干必要条件所进行的倡导;为人们最充分地发挥健康潜能而向他们的授权;为了实现健康目标的共同协作,在社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的协调。上述策略由5项重点行动领域给予支持: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增强社区的能力;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9. 儿童:是指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

  10. 伤害发生率: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伤害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伤害发生率(‰)=(某时期人群发生伤害的人数或人次/同期该人群平均人口数)×1000 ‰。

  11. 伤害死亡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伤害的频率。伤害死亡率=(某时期人群因伤害死亡的人数/同期该人群平均人口数)×100,000/10万。

  12. 跌倒:是指突发的、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其中,“跌倒”指摔倒、滑倒、绊倒或者从水平面上的跌落;“跌落”指从一个平面落到另一个平面上或跌落入洞中或其他开放有口的表面。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十次修订本)对“跌倒”(包括跌落)的分类,跌倒包括下列情况:

  1)在涉及冰和雪的同一平面上跌倒;

  2)在同一平面上滑倒、绊倒和摔倒;

  3)涉及溜冰、滑雪、滑旱冰或滑雪时的跌倒;

  4)由于被别人碰撞或推动引起的在同一平面上的其他跌倒;

  5)在被他人运送或搀扶时跌倒(包括:在被运送时意外坠落);

  6)涉及轮椅上的跌倒;

  7)涉及床上的跌落;

  8)涉及椅子上的跌落;

  9)涉及其他家具上的跌落;

  10)涉及运动场设施上的跌落;

  11)在楼梯和台阶上跌倒和跌落;

  12)在梯子上跌倒和跌落;

  13)在脚手架上跌倒和跌落;

  14)从房屋或建筑结构上跌落或跌出;

  15)从树上跌落;

  16)从悬崖上跌落;

  17)潜水或跳水引起的损伤,除外淹溺和沉没;

  18)从一个平面至另一平面的其他跌落;

  19)在同一平面的其他跌倒;

  20)未特指的跌倒。

  不包括:1)被别人加害;

  2)故意自害;

  3)跌落(入)(自):①牲畜;②燃烧的建筑物;③入火焰;④入水中(伴有淹溺或沉没);⑤机械(运转中);⑥运输车辆 。

  13. 伤害缺课率:是指因伤害导致缺课的课时数占全学年学生应上课时数的百分比。伤害缺课率(%)=(因伤害缺课时数/全学年学生应上课时数)×100%。

  14. 伤残调整损失寿命年:是一种测量特定人群疾病负担与干预效果的指标。是来源于寿命损失人年和忍受残疾的年数的综合指标,用来量化因伤害或疾病损失的健康寿命。一个伤残调整寿命就是因死亡或残疾而损失的一个健康寿命。

  15. 致死性伤害:导致死亡的伤害,无论是立即发生还是后延发生,但都是直接由于伤害造成的死亡。

  16. 严重伤害/终身残疾:造成终身残疾的伤害,如:致盲、致聋、失去某一肢体或不能行走、身体感觉功能丧失(如丧失视力或听力、丧失活动能力或言语能力)或失去精神行为能力。由于诊断和分类困难,情绪和心理原因不包括在内。

  17. 中等程度的伤害:需要医疗救治的伤害或导致缺课或缺勤一段时间的伤害,或儿童不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但又不需要住院的伤害(时间界限:在北京、江西和越南指1天,孟加拉、菲律宾和泰国指的是3天)。

  18. 重度伤害:需要住院治疗10天以上的伤害、需要重要外科手术处置的伤害。

本文标题: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的术语介绍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7889.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