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妇女报社在深圳市举办“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问题”媒体培训。来自深圳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编辑围绕流动、留守儿童的权利和媒体的社会责任以及儿童新闻报道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媒体对流动及留守儿童权利的理解,增强对受人口流动影响儿童的社会敏感度。
在会上,主办方组织大家参加了一个“who am I”的游戏。首先在每个人都闭上眼的情况下随机给他们贴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小圆点,睁开眼睛后不许告诉别人他额头上圆点的颜色,然后在规定时间内主动找贴绿色圆点的人握手,看到贴黄色圆点的则要主动等对方伸出手再握,要拒绝额头上贴有红色圆点的人伸出来的手。最后,主持人让大家猜自己额头圆点的颜色,基本上大家都答对了。
在问及判断理由时,贴绿色圆点的人表示很爽,非常受欢迎,黄色圆点的人表示很纠结,贴红色远点的就非常郁闷了,一直被拒绝。
这个游戏是让与会者充分感受留守儿童现状与心理问题。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约儿童问题专家刘伟介绍,全国流动儿童已达3800多万,留守儿童已达5800多万,0至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留守儿童在全部农村儿童的比例达28.29%。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所面临的卫生保健、教育等社会福利以及儿童权益问题日益突出。然而,近两年对各类媒体报道的统计却显示,有关“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报道数量,仅占各类媒体对儿童报道数量的0.6%。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主任郝卫江表示,这种缺乏不利于流动和留守儿童自尊和自信的建立和发展。实际上无论流动儿童还是留守儿童,都与其他的孩子一样,拥有自己的梦想和美好的心灵,对完善的医疗及教育制度,社会救助,家庭关爱和社区支持也有着自己的诉求;在困难和痛苦面前,也有着一份属于他们的坚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约儿童问题专家刘伟表示,流动、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不应把他们标签化;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和平等相待。刘伟建议,媒体应站在流动和留守儿童的角度进行采访和报道,尊重他们的权利,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意见。不要利用流动和留守儿童表达媒介想要表达的观点,也不应将媒体的观点强加于流动和留守儿童。
本文标题:儿童专家提醒媒体尊重留守儿童的权利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