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幼儿园家访成收礼渠道 家长称潜规则面前无奈
2012-06-22 22:32:47 来源:

  “以前盼着老师来,现在反倒害怕老师来。”面对老师的家访,有家长称是无奈的被“潜规则”。一位市民反映,自己的孩子在一所私立幼儿园上学,每次老师来家访总让自己很“忐忑”,不准备点礼物怕孩子在学校受委屈,但经济情况又很一般,“礼物”问题让碍于面子的他有苦难言。

  来家访?来收礼?家长很“忐忑”

  “都是工薪族,每月为孩子缴纳数千元的入托费已经很吃力了,可是老师来家访如不拿出礼物送上又担心孩子会吃亏,只得拿钱买安慰。”济南一位市民反映自己家的孩子在一所私立幼儿园就读,老师来家访时总有索要礼品的意思,面对老师的家访感到非常疲惫但又很无奈。

  该市民称,自己孩子的老师来家访时总有暗示送礼的意思,这不得不让自己在收到家访的“指令”时做好准备。另外,家长们抱着希望老师多多照顾自己孩子的想法使出浑身解数送礼讨取老师欢心,一来二去便成了一条老师与家长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家长:每天接送可以沟通 老师家访没必要

  面对幼儿园老师的家访,部分家长称没有必要。家长认为每天接送孩子时都会和幼儿园的管理人员碰面,孩子存在的问题老师完全有机会当面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而上门家访则给个别老师收礼提供了便利。

  “由于是私立幼儿园,管理上不到位,出现的很多问题让家长们都很被动。上门家访的形式很大程度上为老师收取好处提供了便利,有能力的家长认为送礼可以买到安心,那些没有经济实力的家长碍于面子不得不哑巴吃黄连。”一位学生家长说。

  记者了解发现,很多幼儿园应对这种“声音”早已作出了规范约束,带着家访收礼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十亩园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毕主任,毕主任称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出现,现在园内老师基本不会去学生家中,有事情会让学生捎便条或通过飞信、QQ等渠道和家长沟通。

  “一是为了尊重孩子家庭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隐私,再者就是杜绝利用家访之便收礼的情况发生。我们园内的孩子都有成长记录,每个月都会将信息反馈给家长,有需要和家长交流的地方我们会让孩子稍便条,或者直接在网上和家长说。”毕主任说,“园风很重要,在职业道德方面我们园抓的很严,我们也经常和老师们交流,一是集体的约束,再就是老师个人的自我约束。”

本文标题:幼儿园家访成收礼渠道 家长称潜规则面前无奈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7228.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