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疑医院注射杜冷丁 胎儿剖腹取出后无呼吸夭折
2012-06-22 14:08:22 来源:

  深圳一产妇在罗湖妇幼保健院打完“杜冷丁”,胎儿“胎心”弱了

  胎儿剖出后 “无呼吸”夭折

  本月23日,25岁的孕妇杨女士,在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待产期间,医生按规范为其注射入100毫克杜冷丁,院方称近五个小时后,其胎中婴儿呼吸虚弱,剖腹取出后“无呼吸”,经抢救无效身亡。其家属投诉称,杨女士怀胎十月,直至分娩前,婴儿各项指标健康正常,受“杜冷丁”药物副作用影响,导致婴儿夭折。

  院方法人代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务人员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按规范进行,无违法违规行为,只同意以“无过错未鉴定规责安慰”的方式,支付家属8万元安慰金。而家属方认定医院应负主要责任,不同意为死婴作病理解剖鉴定,不接受安慰金,截止记者截稿,双方仍未达成共识。

  用完杜冷丁五小时“胎心”弱了

  今年25岁的孕妇杨女士,怀孕16周后于6月份在罗湖区幼保健院建档产检,预产期在10月21日。据其家属向记者出示的各项产检资料显示,在10月22日前往医院待检前,胎中婴儿各项指标均正常,而院方也承认了这一说法,在意外发生前,胎儿各项产检并未发现有异常情况。

  10月23日上午5时许,杨女士在医院自然临产,因潜伏期8小时,产程迟缓,医院在当天中午下诊断后,于13时50分许,为杨女士注射100毫克杜冷丁,她随后进入熟睡状态。

  据院方出示的候产记录显示,杨女士在入睡期间,护士曾于14时30分与15时30分,两次进入病房查看,因孕妇熟睡,在对婴儿的“胎心”、“胎位”等各项检查中,均没有文字记录。直到16时30分许,护士检查出胎儿“胎心”每分钟146次,仍属正常。但到了下午17时40分,医生查房时未听到有“胎心音”,B超显示胎心音弱,只有每分钟五六十次。

  杨女士的丈夫潘先生告诉记者,23日中午,他老婆确实出现了疼痛比较频繁的现象,按医生的意思是打针为她消除疼痛,睡一觉后再进行分娩。他们因担心打针会对孩子产生副作用,因此两次提出反对。“医生当时坚持要打,并判断说胎儿要在八、九个小时后才能产出。”他说,当时医生只提供了一个治疗方案,并没有征求他们意见是否为她剖腹或打催产针等,因而他们就没再拒绝。

  潘先生还对医院出示的候产记录等材料提出了疑议,并认为有造假嫌疑。他称,打完杜冷丁后,老婆很快就入睡了,家属都在病房外守候,只留她一个人在里面。前后将近有五个小时的时间,均没有护士或医生进入病房对她进行过检查。直到下午17时40分,医生查房才发现胎儿有问题。因而他质疑称,“为何我老婆打完针后,五个小时没有为胎儿检查心跳?”

  记者从院方了解到,23日下午6时25分,手术取出婴儿,无胎心,随即抢救。50分钟后,心跳出现,40次每分钟。当晚8时,心率由60次每分钟升至100次每分钟,生命指标一度转好。但到10月23日晚9时许,心跳停止,直至23时许抢救无效,宣布身亡。

  院方是否合理看护成双方焦点

  昨日下午,罗湖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兼法人代表谭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针对潘先生等家属提出的有关质疑,他表示,“杜冷丁在分娩运用上,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杨女士在出现生产潜伏期超过八小时等状况时,医生根据操作规范,按要求为其注射杜冷丁,目的是利于产妇休息,协调不规则宫缩、促进产程进展。期间医生看过一次,护士看过两次,完全符合规范中的二至四小时观察孕妇一次的规定。而潘先生坚持认为院方在其老婆熟睡期间,未尽到医护责任,并称如早发现胎儿心跳有异常应可救治。

  本报记者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查看了病房监控室的录像,记者发现,在23日下午2时至5时期间,确有护士进出过杨女士的病房,并非家属所称“无人进出”。

  此外,记者注意到,每次护士进出病房的时间非常短暂,大概在一分钟的时间之内。其家属提出疑问,“护士就只是进去看了一眼就出来,在时间上就根本不可能给胎儿做心跳等方面的检查。”

  深圳妇儿医院一位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医生使用杜冷丁是正确的,但药物都是有利有弊,医生肯定是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而单凭这一方面还无法确定是否是由杜冷丁所引起,“引起窒息还有其他多方面原因。”

本文标题:疑医院注射杜冷丁 胎儿剖腹取出后无呼吸夭折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6907.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