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李晴晴因肚子痛到东莞塘厦医院做检查,医生诊断为宫外孕,要求她马上做手术。当晚,主刀医生走出手术室告诉李晴晴丈夫不是宫外孕,而是阑尾炎,要求其重新签字改做阑尾炎手术。术后李晴晴无奈流产,院方称此类误诊属正常现象,目前医院正和患者协商。(据11月8日《广州日报》)
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来说,由于其工作性质特殊,要求其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高度负责,毕竟,其稍有疏忽,就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然而,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出现“失误”的问题可谓是屡见不鲜。无论是“误弃早产儿”事件的发生,还是沸沸扬扬的“缝肛门”事件等,显然无法用“失误”来搪塞问题,而是赤裸裸地暴露出医务工作者医德缺失的尴尬现状。
就拿“误弃早产儿”事件来说,即便相关医生业务素质再差,也不至于搞不清婴儿的性别,甚至冷漠无情地将活着的婴儿当成死婴扔进垃圾桶。发生如此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失误”所能掩盖的,这不仅触碰了医德底线,更说明相关医护人员存在着人性冷漠的现实问题。如此问题的频繁发生,自然会让本已十分紧张的医患矛盾更为加剧。
这一次,患者的“阑尾炎”竟被误诊为“宫外孕”,甚至因此而导致患者流产。面对如此医疗事件,相关医院的解释更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院方居然称此类误诊属正常现象。毫无疑问,“阑尾炎”被误诊为“宫外孕”,这本已令公众感到痛心,而相关医院荒唐的解释,更是令人感到无法理喻。把如此误诊视为正常现象的相关医院,又怎能承担起为患者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呢?
面对把“阑尾炎”误诊为“宫外孕”,并将如此误诊视为“正常现象”的医院,不由得让人想到近来在网络蹿红的《医生防暴指南》,《指南》中称医生遇险时应“及时脱掉白大褂,混在现场人群当中,迅速逃离现场,以躲避伤害”。如此《医生防暴指南》,无疑是对医务工作得莫大的讽刺。《医生防暴指南》显然不是保护医生的“灵丹妙药”,而要想避免医患冲突的发生,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要用真心诚意为患者服务,用良心来履行“救死扶伤”的使命。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