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婴儿洗发水“疑似含毒”源于国标滞后
就强生婴儿洗发水“疑似含毒”事件,国家药监局日前表示,正组织开展相关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强生亚太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强生婴儿产品不涉及双重标准的问题,产品配方根据所在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与当地消费者不同的偏好,不同国家的法规要求,以及使用条件等因素相关。(11月6日《新京报》)
两年来,强生在禁止添加可致癌的二恶烷,以及能释放甲醛的季铵盐-15的国家,修改了有毒物质的配方;在标准宽松的国家市场出售的产品,仍使用含有上述物质的原配方——事实胜于雄辩,跨国公司视宽严不同的市场投放不同配方的产品,很难开脱“双重标准”之嫌。
事实上,我国消费者对可致癌的二恶烷以及甲醛,既担心又敏感,从心理上强烈拒绝。所以,强生所言产品配方“与当地消费者不同的偏好”相关,根本站不住脚。至于“使用条件”,则更是托词。
强生的辩解固然让人失望,但是,要怪也只能怪我们没有让强生服气的国家标准。现行的《化妆品卫生规范》等标准,允许婴儿洗发水含有一定浓度的甲醛,而且对二恶烷含量没有限制,这是强生给国内市场投放原配方产品的底气所在。其实,通观近年来几起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实行“双重标准”事件,都能追溯到国家标准或者相关规定的滞后与陈旧上。
在如此标准规范下的市场中,“疑似含毒”的必然不止强生一家。这种环境下,单单让强生承认错误甚至产品下架,其显然不会服气。
强生在回应“疑似含毒”事件时,全部引用了2009年有关部门对其安全风险评估的数据。换言之,在近三年的时间内,强生并没有再次受到政府部门的安全风险评估。相关国家标准已然陈旧泛黄,整个市场或许都“疑似含毒”,如此情况下,指望跨国公司恪守商业道德是不现实的。
要让强生服气,提高标准与加强监测评估,一个都不能少。
强生:不考虑召回“涉毒”洗发水
晨报讯“因爱而生”的强生正在中国市场遭受前所未有的广泛质疑,旗下的两款强生婴儿洗发精被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联盟”爆出“含有致癌物”。尽管强生一再声称自己的产品安全性,但是部分超市已经下架强生相关婴儿产品,昨天,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重申,不考虑召回相关产品。
福建、广东一些超市已经将“涉毒”的强生婴儿洗发水下架,但是在北京市场,两款“涉毒”洗发水依然在货架的醒目位置,通州家乐福超市的工作人员表示,尚未接到下架通知。记者注意到,这两款被爆含有致癌物的婴儿洗护用品的售价至少比普通洗发水高出一倍。
对于强生是否考虑召回“涉毒”产品,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负责人王勋彪表示,强生产品十分安全,不会召回相关产品,“换个逻辑想一想,如果强生有问题,工商局和相关部门早就介入了”。记者昨天了解到,强生已将相关产品送检,王勋彪表示,强生已经拿到上海一家国际认证机构的报告,报告显示季铵盐-15检测值远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由于季铵盐-15的主要作用是防腐,所以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含量不到国家限量值的百分之十”。
自2009年9月以来,强生产品召回的次数已高达22次,但竟然都与中国无关,在这些召回的产品中,婴幼儿用品占了很大比例。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过去6年中,强生的婴幼儿用品分别三次被爆“含毒”的消息。
日化营销专家于斐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尽管化学防腐添加剂在日化行业中广泛存在,但由于“一家独大”的强生对行业有导向作用,应该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如果强生都这样了,其他的品牌就更肆无忌惮”。
对于强生产品的“涉毒”风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鉴于目前国际上对化妆品使用季铵盐-15的有关规定不一致,对季铵盐-15释放甲醛导致产品安全性问题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组织开展相关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
强生 (Johnson)

强生在中国的大家庭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与强生视力健商贸(上海)有限 公司等公司组成。各公司齐心为提高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健康状况而坚持不懈地付出着努力,致力于在销售产品和研究方向上呈现各不同的..[详细]
*强生的用户点评强生产品价格强生相关新闻强生品牌介绍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