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血燕事件”引起了国内整个燕窝行业的地震,创立了数个中国燕窝领先品牌的厦门燕窝产业,更是元气大伤。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自9月份以来,厦门个别燕窝品牌已被迫关闭一部分难以为继的门店,一些药店甚至下架所有燕窝产品,还有一些燕窝品牌则开始“不务正业”,寻找能刺激利润增长的新途径。
大家都说很受伤
“燕窝行业经受到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10月25日,燕行家董事长何光春在致合作伙伴的信中如是坦承。
公开市场数据显示,厦门历年燕窝销量在国内仅次于广州,但在创立燕窝品牌方面却遥遥领先。燕之屋、燕行家和燕思巢相继从厦门走向全国,成为国内燕窝行业中的三面旗帜,燕之屋更成为行业领头羊。
按照这些燕窝企业自己披露的数据,燕之屋目前有400多家分店,燕行家和燕思巢各100多家。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血燕事件”却让这几个厦门燕窝品牌受到重创。其中,身为行业龙头的燕之屋自然也难幸免。“接连遇挫!”昨日,燕之屋副总经理翁惠贞向记者表示,进入8-9月份时,销售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同仁堂的燕窝销售收入与燕之屋曾难分伯仲,但在“血燕事件”爆发后,同仁堂已将所有燕窝下架。昨日,湖滨南路同仁堂店的店员表示,目前不卖燕窝了,可能得过一阵子。
吓跑不少加盟商
昨日,记者在明发商业广场看到,原来开在临街一侧的燕行家专卖店已经改头换面另作它用。在长青路嘉华大厦的一楼,一家名为“燕丝巢”的燕窝专卖店已挂出了转让告示。
燕思巢官网公开的信息显示,在“血燕事件”席卷国内整个燕窝行业后,部分加盟商与管理总部出现分化,曾有10位来自浙江的加盟商一起找到厦门总部要求退货,沟通后虽有部分加盟商表示愿意继续合作,但仍有加盟商去意坚决。
燕之屋副总经理翁惠贞也向记者证实,有几十家加盟商或主动要求退出,或因为自身有问题被燕之屋逐出门外。
这还是看得到的表面现象,据一位厦门业内人士透露,“血燕事件”发生后,品牌店的经营还算好一点,但营业收入都减少50%以上,街头巷尾的零星小店则几乎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有的燕窝店十天半月难得开张一单,根本就撑不下去。有一家已在筹划上市的燕窝企业,为此不得不延缓了上市计划。”
“不务正业”找出路
不过,随着“血燕事件”影响的逐渐消退,燕窝市场也逐渐恢复平静,一场自救行动也在行业内悄然展开。
“最近两个月燕之屋的门店销售已逐渐恢复。”翁惠贞告诉记者,这一方面缘于燕窝市场逐渐恢复平静,但关键还在于燕之屋启用了国内首个燕窝GMP生产车间,开始用制药的标准加工燕窝。
此外,翁惠贞表示,未来的产品线除了坚守燕窝的深层次加工外,还有可能会向以燕窝为原料的保健品领域延伸。
燕行家则在10月份引入港威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以燕行家全国连锁店与港威集团合并成立燕行家“五千年燕酒茶会所”。在卖燕窝的同时,兼售法国路易卡丹红酒以及福建“五千年”牌茶叶,并开发系列滋补养生产品作为补充,口号是“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人,提供皇冠级服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燕窝企业自救行动的陆续展开,燕窝行业整合大幕已经悄然开启,能够坚守并挺过这波风暴的,未来必将领军国内燕窝行业。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