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地震藏族父母房屋倒塌瞬间舍身护儿
2012-06-21 03:15:12 来源:

  5岁地震孤儿获救想摇醒“熟睡”父母

  房屋倒塌瞬间藏族父母舍身护儿

  本报讯 (特派玉树记者刘妍)昨天,本报记者在当地藏民的带领下,深入禅古乡一线采访。这里九成以上房屋被夷为平地,而且死伤人数较大。采访中,一对藏族父母,为抢救自己的心肝宝贝儿子,如叠罗汉般层层叠在儿子身上,儿子幸运存活了,这对父母却不幸遇难。这名地震孤儿获救时,还以为父母睡着了,想摇醒熟睡中的父母。

  刚走进禅古乡,一群藏民正聚在一起,讨论着一名叫措卓的地震孤儿。通过藏语翻译,记者得知,地震那天早上,措卓和父母还没起床,突然间发生地震了,房屋即将倒塌下来,眼看着木头即将压在年仅5岁的儿子身上,措卓的母亲首先用身躯压在儿子身上。在一旁的父亲见状,同样用身躯为母子俩抵挡来势凶猛的木头。为了挽救儿子生命,这对年轻的藏族父母失去了生命。

  一位叫卓玛的藏族妇女告诉记者,当时她在救援现场。“将措卓的父母翻至一边时,年幼的措卓以为父母还在熟睡中,不断地用双手想‘摇醒’沉睡的父母。”说时,卓玛伤心地流下眼泪。“直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向措卓解释。每天早晨和晚上,措卓都嚷嚷着要父母,听着孩子的哭声,我的心都碎了。”

  截至记者发稿时,这名5岁的地震孤儿经玉树州人民医院紧急抢救后,目前已转送至该县孤儿院。

  相关报道:藏族老兵跋涉200多公里奔赴玉树 徒手救出7人

  “打的”跋涉200多公里奔赴灾区

  据新华社电 19日,广东公安边防总队第六支队医疗队在玉树结古镇救治伤员,在民族师范学院医疗点,一名面容憔悴但目光坚毅的藏族青年跑到医疗队官兵面前,志愿充当翻译。在救治过程中,医疗队官兵们得知,这位名叫共保多杰的藏族青年是一名老兵。

  共保多杰告诉医疗队官兵,他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人,曾经是一名武警战士。玉树地震发生后,共保多杰家有15名亲友在地震中遇难,他的爱人也在地震中受伤。然而,当听说玉树县是重灾区后,共保多杰强忍着悲痛把家人安置好,带着身上仅有的100元钱踏上了前往重灾区的抗震救灾之路。

  15日一大早,共保多杰“打的”跋涉200多公里赶到玉树县结古镇。一下车,共保多杰就跑到废墟上去救人。15日、16日两天,共保多杰只吃了一碗方便面,一分钟也没合眼,他一个人硬是从废墟里救出了七条鲜活的生命。

  救援黄金72小时过后,共保多杰又加入了在玉树体育场搬运伤员的志愿者行列。19日上午,共保多杰看到医疗队官兵在医治伤员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语言不通的现象,他又赶到部队野战医院,当起了义务翻译。

  “这些天,我记不清搬运了多少伤员。在这个时候,我只知道我仍然是一个兵。”共保多杰说。

  藏族女孩双手为军医遮雨

  京华时报报道 20日12时30分许,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天气突变,大雨夹着冰雹袭击了这片本已满目疮痍的土地。玉树县结古镇红卫街:一位藏族女孩用手护住坐在小板凳上正为受灾群众诊病的边防军医头部,尽力为他遮挡风雨。

  当天上午10时许,公安边防部队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队云南分队的25名官兵扛着担架,带着诊疗器材、药品以及专程从云南带来的特色中草药,来到红卫街开展医疗巡诊和卫生防疫工作。听说带队的是“高原神医”陈本善,藏族同胞们扶老携幼赶来求诊,医疗队一下子就被群众围住了。

  看病、开药,号脉、针灸,边防军医们热情地为藏胞们忙碌着。因为来看病的人太多,当地领导还专门赶来帮助维持现场秩序。

  然而天公不作美,时值正午,一阵大风过后,大雨夹着豆大的冰雹突然袭来,人群乱了一下但并没有散开,仍有十多位患者守在陈本善的诊桌前不愿离去。看到藏胞们急切的目光,陈本善没有起身,他冒着风雨继续坐在小板凳上为藏胞看诊。

  这时,一位藏族女孩急切中找不到任何遮风挡雨之物,她俯下身来用自己的双手护住了陈本善的头部。接着,另一位藏胞找来了塑料布盖在陈本善身上。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诊治完所有的病人。事后得知,这位藏族女孩叫央青。“救援队和医疗队是我们的恩人啊!”

本文标题:地震藏族父母房屋倒塌瞬间舍身护儿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5293.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