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对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和同班同学结伴亲近大自然成了一种奢望。而春游的字眼在学校和家长的眼中更是变成了一块烫手山芋,学校避之不及,家长担心安全,夹杂着各种复杂情感,春游似乎彻底淡出了孩子们的视线。
学生向往
“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去野外放放风筝,最好能野炊。”初二学生乐乐对记者说,虽然她先后跟着爸爸妈妈去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是和同学们一起玩的感觉与跟着父母玩是不同的。尤其是春游时同学们带上吃的东西,爬爬山,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然后大家一起动手做饭,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经历既是难得的回忆,也丰富了学生生活。随后,记者采访了几位同学。一名学生说,这几年老师根本不提春游的事,其实他们特别想到校园外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课堂外的世界,因为到公园去春游实在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和中学生不同,小学生们只是希望能和同学们出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在老师的带领下放放风筝或者带上自助食品,在野外放松一下心情。但这个愿望对许多小学生来说还是难以实现。在张掖路小学上五年级的军军对记者说,他们班同学跟老师提过好多次想去春游,但老师每次都以不安全为由拒绝了。
家长担心
4月11日,记者在白塔山公园看到了一幕特别的春游场景。某学校正在组织学生春游,学生们尽情玩闹,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除了小学生外还有成群结队的家长陪同。记者上前一问,原来每个小学生都至少有一个家长当“保镖”。
家长张女士说,她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了,参加过一次春游,学校组织得少是害怕孩子出了事承担责任。这次春游是学校要求家长必须陪同,他们也没意见,虽然感觉到有些变味,但孩子还是体会到了春游的乐趣,家长在跟前也能保证孩子的安全,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学校无奈
一位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告诉记者:“从学生角度出发,组织学生活动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一旦发生事故,学校就会背上沉重的责任包袱。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必须要层层报批,需要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协调,而且组织春游需要一定的经费,而收费问题一直又很敏感。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只能无奈的选择放弃组织春游活动。”
来源:兰州晚报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