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奖、传票、刷卡、退税、电话费超支等常规的诈骗手段已经没有太多威胁,不少不法分子开始把脑筋动在了家有儿女的家长们身上,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爱子心切等心理,设计陷阱,特别是一些幼儿园或学校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帮凶,增加了伎俩的可信度,使得不少家长上当。
忽悠一:
明星梦吹进幼儿园
11月底,朱女士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幼儿园老师给了她一张通知单,上面写着“某某小朋友,某剧团请你参加试镜,请周末到某地参加试镜”。朱女士说,幼儿园老师告诉她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朱女士称,儿子今年5岁,长得很白净。一听说可以试镜,虽然确实也怕是骗局,但老师只通知了几个学生。她还询问了同班的几个家长,他们都说没收到,她觉得可信度很高。
朱女士说她当时自信心膨胀,真的认为儿子被星探发现了,甚至还与老公商量规划并憧憬孩子成星之后的种种优越与烦恼。可由于周末有事,朱女士没能带孩子去试镜。待到周一时,朱女士想起此事就上网查,发现很多人跟她有同样的遭遇。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称收到了相同的童星剧团试镜通知,该剧团自称是属于北京一家大型的电影制片厂,结果该家长带着孩子去面试之后,对方当即表示要签约,但是得交半年的培训费6800元,“我们觉得不靠谱,赶紧就撤了”。
忽悠要点
1.老师亲手发通知
朱女士说,她之所以相信这件事,主要是幼儿园老师亲手给她的通知单,且没有几张,她就认为是剧团正常到幼儿园选角的工作行为,所以感觉可信度很高。
2.只通知个别学生
记者发现,这类试镜活动一般不会大面积通知。一来让家长信以为真并激起家长的虚荣心;二来也防止家长之间互相沟通,往往整个班就通知个别学生。
外地案例
家长交钱培训被骗
据上海媒体报道,有家长接到公司的试镜面试电话,对方准确说出了孩子的姓名、学校等详细信息。根据这家文化传播公司的小演员招募广告,只要支付18000元,孩子就有机会出演《小阿凡提游记》系列剧,在电视荧屏上露脸;孩子还会接受剧组的定向培训,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表演系的专家为其授课老师。
然而,交了钱的家长们却发现,上课的“专家”是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上课内容和上课时间极不规范,让孩子当演员上电视的承诺更是迟迟没有兑现。陆续有家长投诉,称遭遇了造星培训骗局。
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文标题:家长年底防忽悠:感恩讲座实为变相卖书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