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新生儿脐带血宣传过夸大 医师建议公益存储
2012-06-21 00:47:26 来源:

  如今,去医院做例行检查的“准妈妈”们,总能看到各种保存脐带血或脐带的宣传材料,甚至有专门人员亲自上前介绍,在强大且极具诱惑力的宣传攻势下,大多数“准爸妈”跃跃欲试,想为孩子和家人买一份“生命保险”。然而,在高额保存费面前,他们还是免不了犹豫:面对动辄上万元的花费,保存“脐带血”到底有多大用处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部分“准爸妈”、医学专家以及临床医生,并与“脐带血”保存代理机构取得了联系,听一听他们的声音。

  关键词:纠结

  “准爸妈”:到底有多大用啊?

  12月7日,记者走进一家医院的产科门诊。门诊前摆放了一个架子,上面插放着“保存脐带,珍爱生命”、“脐带血婴儿带给我们的珍贵礼物”两种宣传材料,分别属于省里两家干细胞库。一旁的休息座椅上一对“准爸妈”正翻看着材料,窃窃私语:“咱也存一份吧?”“有用吗?等等再说吧!”

  看到记者在浏览材料,旁边的导诊员主动推荐说:“存一份吧,用处大着呢,也花不了多少钱。”问及保存脐带血的具体好处时,导诊员说:“现在都不存脐血啦,改存脐带。具体你问问业务员吧。”说着写下了一个李姓业务员的手机号码。在电话里,李业务员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不做脐血保存了,脐血利用率低,不如脐带可以治疗很多病,不光孩子自己能用,亲属也能用。”伴随着一大串医疗术语,业务员讲起了干细胞应用的良好前景,末了不忘加上一句“每一个成功办理干细胞保存的新生儿还能获赠价值30多万元的医疗保险”,甚是让人心动。

  随后,记者来到烟台另一家医院的产科门诊前,同样能看到醒目的展板、熟悉的宣传材料,不时有家长上前咨询保存事宜。记者随机问了几位“准妈妈”,她们无一例外都对保存脐带或脐带血感兴趣,但也存在现实的困惑“到底有多大用啊?我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听宣传说得挺好的。”这也正是“准妈妈”们的纠结所在,因为毕竟得花上近2万元。

  不过,对于打算保存的市民来说,似乎都不差钱。陪着妻子来做检查的刘先生对记者说:“经济条件好点,就当做花钱给孩子买个保险啦,放心些。”当记者问起是否真的了解脐带血的作用范围和临床效果,刘先生并不是十分清楚。

  关键词:公益

  医学教授:自存自用,意义不大

  打开保存脐带血的宣传册子,在治疗范围一页满满列着10多种疾病,包括血液病、实体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而在另一份保存脐带的宣传页上,更是赫然写着可适用于20多种疾病,包括常见的糖尿病、肝硬化、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同时可以辅助治疗血液系统疾病。

  对此,滨州医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张姓教授告诉记者:“自存自用,意义不大。”张教授指出,对于白血病患者,不建议使用同基因的自体脐带血干细胞,而是尽量选择父母等亲属骨髓,以免出现因基因问题,导致疾病复发。另一方面,婴儿的脐带血血量一般只有150-200毫升,所含干细胞数量有限,一般只能满足体重不超过40公斤的患者,这意味着大多数10岁以上的患者将因体重“超标”无法有效接受自体脐血移植。

  至于商家宣传的脐血库和脐带库,张教授表示,它们都是一回事儿,保存条件一样,性质也是一样,一个主要是提取造血干细胞,一个主要是提取间充质干细胞。相对来说,脐带更易保存,不易污染。目前,自体库储存方面发展很快,而后续的配型和提取明显投入不足,商家出于盈利目的,光吆喝着存,却没有人做后续工作。对此,张教授建议,市民可以考虑把脐带或者是脐血捐献出来,由国家指定相关机构来做公益存储,减少商业化。

  提起被夸大的脐带血宣传,张教授表示,市民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关于脐带血方面的知识,同时不要形成一种错觉:如果不存脐血,将来得病就没得治了。且不能说存了之后,就不患各种病了。

  关键词:慎重

  临床医生:探索阶段,尚不成熟

  那么,到底“保存脐带血或脐带有多大用?”要回答这个问题,临床案例的探讨则不可避免。

  从脐带或脐带血中提取所需干细胞,技术水平要求相当高,如果只是在科研实验阶段效果显著而没有相关临床案例,风险相当大。据《科学新闻》报道,过去的20年间,约有40万份脐带血储存在公共库中,其中约1.4万份应用于无亲缘关系异体的临床治疗。而储存在自体库中的约90万份脐带血,仅有约100份应用于自体移植,使用率仅有万分之一。

  对于烟台使用脐带血治疗血液病的情况,毓璜顶医院血液科医生马俊杰告诉记者:“咱烟台还没有,济南军区总医院做过,不过就全省来看不多。”即使临床使用,由于脐带血血量有限,一份脐带血只能用在儿童身上,成人如果使用,必须至少得两份。

  翻开另一份保存脐带的宣传资料,上面罗列出一大串脐带干细胞适用病症,其中就提到糖尿病。对此,毓璜顶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陈述林表示,目前治疗糖尿病最普遍的方法是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至于把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变成胰岛细胞,尽管前景光明,但现在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无定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协会鼓励临床探索,但不将其作为成熟的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并且目前临床治疗没有法律依据”,陈述林说,“同时,临床探索是不违法的,这需要提前与患者沟通,如果得到病人的同意,使用干细胞移植成功的话,治疗不收费,如果失败,病人自己要承担后果。”

本文标题:新生儿脐带血宣传过夸大 医师建议公益存储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519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