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一早,在崇文实验学校,报名家长和孩子排了近百米的队伍
10日是杭州市区民办小学报名的日子,15所小学开招,比去年少了6所,这主要是因为杭州实行国有民办转制后出现的变化。昨天,记者在各校报名现场看到,因为能选择的学校少了,总招生人数也只有1862人,比去年足足少了800多人,导致各民办小学入学竞争更趋激烈,各校门前的报名队伍也显得更加长了……
凌晨4点排队,与买房有一拼
前夜,杭州不少民办小学的传达室值班员都没能睡个安稳觉——为了早点给孩子报名,个别家长凌晨就到校门口排队了。最夸张的是一位奶奶,前天吃过晚饭就去杭州崇文实验学校门口等着。早到的家长让校长们也“吓了一跳”,杭州大关小学校长朱玉林说:“我早上7点出门买早点,经过校门口,看到已经有家长在排队了,饭也来不及吃,赶紧折回来让门卫开门。”
家长的报到时间远远早于校长的预料,其实是对今年民办小学热度的一种预示。“听说今年民办小学少了,竞争肯定更激烈,不早来不放心,就怕报不上。我凌晨4点就到校门口了,还是没抢到‘第一名’。”家住康桥的吴女士解释早到理由。
录取比例最高达8∶1
昨天下午3点左右,等各校的报名数据出来,连记者都吓了一大跳:
时代小学,去年报名人数600多人,今年飙升至900多人,录取比例一下子蹿到了近8∶1;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小学招生人数只有40人,去年报名150人左右,今年达到290人,录取比例超过7∶1。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绿城育华小学、崇文实验学校、大关小学等多所学校今年的录取比例也都超过往年,接近甚至超过4∶1。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报名人数攀升幅度最大的是杭州育才教育集团第一实验学校。该校去年招180人,报名500人左右;今年招216人,报名人数1100左右。该校老师告诉记者,原先来预约登记的有700多名学生,估计当天报名最多600人,想不到来了这么多,结果是,大部分老师和家长一样,昨日中午只能吃牛奶面包充饥,根本没有时间吃饭。
也有少数小学未招足
但热中有冷,往年口碑一般的几所民办小学今年并未水涨船高“火”起来,昨日一天并未报满。昨天下午,记者拨通了某外国语学校的招生咨询电话,对方透露:“目前学校招生人数未满,我校去年因故未招生,可能有很多家长不知道我们今年又招生了。”可见杭城家长青睐民办小学,更准确的说是青睐热点民办小学。
过热背后不乏盲从
民办小学报名热的背后,其实也不乏盲从的家长。
学校有新创办没几年的,也有历史悠久的老学校,但家长每年都是新家长。这些天,连续接到各种各样的家长咨询和求助,有一部分人希望找到更加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比如现在公办学校也抓得很紧,他(她)不希望孩子学业负担太重,更希望孩子多些课外活动,培养多方面兴趣,所以,是早早做过“功课”,了解了周边学校,反复权衡后做出的选择。有的,则是身边不少熟悉的人把孩子往民办小学送,想想价格贵还那么多人读,总有它“贵有所值”的地方。
而王女士的想法令记者啼笑皆非。
她家所在的3楼窗口,望出去就能看到隔墙的民办小学,去年她还到处打听怎么才能有把握进这个学校;今年该校改为公办,整栋楼划进学区——6年小学每年省上万元的人民币,别的家长遇到这样的大好事,都像捡了宝一样喜不自禁。可王女士完全改了主意,因为听人说,大家就近直升都可以读了,这所公办学校的生源就会很一般,而且家境一般的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一般,学习的氛围说不定也一般。
如此看待问题,显然太不理性。
还有一部分家长是被民办学校大张旗鼓的宣传“牵”着走:有这么多的特色,有这么多的兴趣班,有这么多的展示机会……其实,这些特色公办学校一样也不比民办学校差,甚至做得更悠久、更到位,只不过公办学校低调,不做广告。
窃以为,除了极个别的新校,几乎不花钱就可读的公办学校,与高价民办学校,总体性价比略胜一筹。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