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的王守群女士今年10月产下一个可爱的女儿,由于中年得女,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买来进口奶粉喂给女儿。可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守群发现给女儿买的奶粉竟然是“样品”、“非卖品”。对此,她非常生气,将此情况反映给工商部门,目前北碚区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
市民:买的奶粉是“样品”
家住北碚区北温泉街道北泉路的王守群,今年10月1日,42岁的她诞下一女。由于母乳不够,王守群给女儿买了进口奶粉吃,每罐价格为298元。12月14日,由于将奶粉忘记在了亲戚家,王守群赶到北碚区妇幼保健站门口的“贝爱婴童商品店”又买了一罐同一品牌的奶粉。回家后,她立即将奶粉兑好,喂给女儿。
“自从吃了这罐奶粉后,女儿很反常,喝奶时大哭大闹,还全身出汗”,王守群说,12月16日傍晚,她发现这罐奶粉上竟然贴着“样品”、“非卖品”的标签。“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一晚上都没睡觉,一直在想这个奶粉到底对女儿有没有害”,想着女儿已经喝了十多天“样品”奶粉,王守群自责不已。
店长:营业员粗心拿错了
昨日,记者找到“贝爱婴童商品店”,其店长称,王守群买的奶粉是他们10月份搞活动“买5送1”时留下来的,可能是营业员粗心将赠品当成了商品进行销售,这是他们的失误,他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同时,该店长表示,“样品”、“非卖品”与正规商品的配方完全一致,不会对婴幼儿造成身体上的影响。
消协:消费者可起诉维权
昨日,“贝爱婴童商品店”提出两种解决方案,第一是赔偿王守群2罐奶粉,但遭到王守群拒绝;第二是建议王守群带着女儿到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如果是因喝了其奶粉而身体不适,该店将赔偿医疗费,王守群也没有接受。
对此,北碚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调解员郑女士表示,接到王守群的投诉后,北碚区工商分局的执法队员赶到了该店,可由于店内同一批号的奶粉库存只有1公斤了(国家规定奶粉抽检基数需3公斤以上),所以没有进行抽检,同时王守群购买的奶粉已经开封,也无法抽检。随后,经销商向工商部门提供了该批号奶粉账目、质检报告、卫生证书等,目前执法队员还在进一步调查。
至于双方的赔偿问题,消协表示,目前他们调解无效,建议王守群起诉维权。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