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网民质疑奶制品价格元旦前后普涨事件
2012-06-20 01:22:13 来源:

   元旦前后,原本在应该主打“促销牌”的时段,众多乳业巨头却纷纷打起了“涨价牌”,让网友纷纷质疑起其“成本推动论”。而更让网友愤愤不平的是,涨价是否意味着“高质”?在屡屡出现质量问题被曝光之后,乳品企业在“理直气壮”涨价的同时,是否也应“HOLD住”质量?

   「核心网事」乳业巨头价格普涨网友质疑“成本推动论”

   2011年12月29日,网络上纷纷转载消息:继光明之后,从2012年元旦起,三元、伊利、蒙牛等品牌部分乳制品涨价,涨价幅度为每箱1至2元。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何小唐对“中国网事”记者回应表示,此次提价品种涉及三元品牌的常温奶9个品种和入户牛奶的13个品种,总体提价幅度为1%至2%.提价范围是入户牛奶仅限于北京地区,常温奶除北京外还涉及外地市场,目前三元食品已向所有三元牛奶经销商和零售商下发了提价通知。

   至于提价原因,何小唐解释道,有包装等原材料的涨价、奶源价格波动,此外还有用工成本的提高、物流成本的增加等。“总的来说,此次涨价是考虑到成本核算各方面综合因素进行的。”

   蒙牛集团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卢建军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他关注到网上关于蒙牛产品涨价的信息,个别产品确实进行了价格调整,主要涉及冠益乳等品牌产品,调价理由为“每年都有部分产品进行微调”。

   伊利集团给予的答复是,受原材料影响,调整了北方部分市场的个别小品类产品价格。

   在得知这一“坑爹”的消息后,众多网友纷纷质疑“成本推动论”是否站得住脚。网友“张琼莹花”就表示,我觉得以成本上升为由涨价站不住脚,这是企业为产品涨价寻找的牵强理由。

   腾讯网友“光武”亦表示,之前奶制品就已经开始在包装上靠减少分量变相涨价了,现在居然在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受到质疑的时候公然涨价,实在是理解不了。

   网友指出,公告显示,伊利股份2011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达290亿元和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和137%;蒙牛股份2011年上半年纯利润亦同比增27.6%至7.898亿元。

   更有网友指出,集体涨价是否有价格联盟之嫌?网友“锟头”就质疑,涨价是因为垄断和价格联盟造成的。

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文标题:网民质疑奶制品价格元旦前后普涨事件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4039.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