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湖南联体女婴43天身心相连 医生5小时分离(图)
2012-06-19 12:18:29 来源:

昨日上午,湖南省医院手术室,联体女婴千言万语在做术前准备。图/记者杨抒怀

昨日上午,湖南省儿童医院手术室,联体女婴千言万语在做术前准备。

经过5个多小时手术,姐妹俩成功分离。图/记者杨抒怀

经过5个多小时手术,姐妹俩成功分离。 “孩子的生死,全靠医生了!”昨天上午8点35分,省儿童医院,望着紧闭的手术室门,赵玉枚涌出泪水。

被推进手术室的,是出生43天的永州联体女婴。10分钟后,分离手术开始:医生、护士忙碌而有序,手术台上躺着因麻醉而沉沉睡去的两姐妹;手术室外,郑运苏、 赵玉枚在走廊上时站时坐,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扇手术室的门。

5个小时18分钟后,手术室门打开,分离后的姐妹俩先后被推出,手术成功。迎上去的赵玉枚长长松了口气:“这5个小时,感觉比怀胎十月还长。”本报记者刘少龙 实习生陆成

术前准备从凌晨4点开始

手术的准备早在凌晨4点便开始。为了减少宝宝在术中的不适反应,医院为她们进行了禁饮禁食和术前镇静处理。昨天是姐妹俩来院的第34天,体重为5.6公斤,比起入院时的3.93公斤,平均每天长了50克。

早晨7点45分,千言、万语仍在熟睡中,正式的术前准备开始。医护人员轻轻地在孩子的胸腹部画上黑色分割线。“做好记号,在切开腹部时能找到准线。”主刀医生、省儿童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主任李碧香说。准备妥当后,郑运苏夫妇陪同姐妹俩前往手术室。郑运苏说:“一个晚上都没睡好,又紧张又兴奋。”

上午8时30分,医护人员和郑运苏夫妻进行了简单交流,让夫妻俩在《麻醉同意书》上签字。签字时,郑运苏的手不停颤抖:“一整个晚上都没睡好,想着孩子终于能分开了,又紧张又兴奋。”赵玉枚则站在一旁,紧张地望着丈夫。

8时35分,联体女婴被推进手术室。“那一刻我脑袋空白,手心有点冒汗。”郑运苏说。

8:35—10:50麻醉 在像绣花针一样细的血管上插管

手术室内,医护人员正紧张地进行准备,消毒、麻醉、插管……一环套一环。省儿童医院副院长肖正辉坐镇指挥:“麻醉这一关很重要,能为手术提供稳定的生命体征。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在孩子像绣花针一样细的血管里插管子,以随时调节血流和补充血液。两个宝宝的先天发育不足,也给手术增加了难度。”

实施分离手术,麻醉是一大挑战,一次只能麻醉一人,麻醉时间又不能太长,关键是把握好其中的“度”。该院麻醉科主任张溪英有着二十多年的小儿临床麻醉经验,她说:“这次的联体宝宝和第一对成功分离的联体婴儿一样是面对面的,需侧体位麻醉,难度不小,要建立6条静脉生命通道。”

上午10时50分,6条静脉生命通道终于建成。

10:50—11:40“分心” 保留一个完整心包,缝合一个心包

麻醉成功,医护人员开始为联体婴儿全身消毒、铺好无菌单。

10时58分,手术正式开始。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由李碧香、该院大外科主任周小渔、心胸外科主任刘平波和助手负责,一组由新生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崇高、普外二科主任肖雅玲和胸外科主治医师王敬华负责。李碧香熟练地用手中的刀,在联体女婴连接部划下了分离手术的第一刀。分离组专家切开宝宝皮肤后,发现孩子的心包粘在一起,没有相通,只有融合部分。刘平波说,心包是心脏外的一层薄膜,心包和心脏壁的中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使心脏活动时不会因跟胸腔摩擦而受伤。

11时20分,刘平波开始为联体姐妹行心包、胸骨、肋骨和膈肌分离手术。因为两个孩子都有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对循环和血容量的处理都是不小的挑战,刘平波决定让一个孩子保持完整心包,另一个宝宝心包留下1-2厘米宽的缺口,并立即缝合。

上午11时40分,联体姐妹心包、胸骨分离成功。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文标题:湖南联体女婴43天身心相连 医生5小时分离(图)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341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