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市消保委公布了2011年度本市消费投诉受理情况,2011年市消保委各级“96009315”消费投诉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38003件,其中受理投诉6389件,占受理量的16.81% ;已解决6286件,处结率98.4%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66.82万元(其中加倍赔偿 8.4万元);消保委提供案件后行政部门查处罚没款共1.22万元;处理市长公开电话及市长公开信箱转办投诉件118件;受理消费咨询31614件,接听消费者录音电话1951个;接待来访 1322人次。
年度投诉量同比下降
通过统计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全市投诉咨询受理总量逐年上升,2011年受理总量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7.74%。但增长量主要集中在咨询数量上,投诉受理总量却同比下降23.97%。按投诉类别分:本年度受理的6389件投诉中,商品类占80.84%,服务类占19.16%。其中服装鞋帽、食品、家居用品、家用电器、通讯产品、交通工具投诉居商品类投诉的前六位。
除家居用品类投诉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外,其他五类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美容美发洗浴服务、餐饮和住宿服务、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互联网服务、洗涤染色服务、电信服务居服务类投诉的前六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美容美发洗浴服务投诉量虽然仍居服务类投诉量榜首,但与2010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1.84%,降幅较大,而互联网服务与制作保养修理服务投诉量呈现出了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49.18%和33.77%。按投诉性质分:商品和服务质量投诉仍高居榜首,共5431件,占总投诉量的85% ;其他类投诉402件,占总投诉量的6.29%。
服装鞋帽居投诉榜首
服装鞋帽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要消费品,投诉量历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本年度全市共受理此类投诉919件,虽然与2010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6.98%,但仍居投诉榜首位。投诉的问题大多反映在商品质量方面,主要有:1、服装缩水、褪色、开线、起球、穿着不久出现破损现象;2、鞋类商品开胶、开线、断底、断面、鞋面装饰物脱落等。另外,经营者虚假宣传问题严重,产品材质、面料成分虚假标示,误导消费现象突出。
在国家服装鞋帽类产品质量标准和“三包”规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市消保委建议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要轻易相信商家的口头宣传,注意索要购物票据,对商品标签标注多加了解,按照其成分、洗涤以及保养方法正确穿着使用,以免衣服无法得到质量鉴定,提供不出消费维权的有效依据而遭受损失。
家具投诉量激增
2011年“达芬奇事件”的出现,使家具行业被置于聚光灯下,引来消费者广泛关注,市消保委陆续接到消费者反映所买家具有问题,但却难以维权的投诉。本年度,青岛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此类投诉602件,同期增长12.73%,涨幅居商品投诉量首位。
综合消费者投诉情况发现,目前家居市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材质造假,如以廉价木料冒充红木、以边材冒充芯材等,使消费者防不胜防;二是标准不明,实木家具缺乏规范定义,商家不标明家具基本用料,用人造板贴木皮冒充实木家具,引起大量消费纠纷;三是乱标家具产地,洋品牌难辨真伪。明明是国产家具却冒充国外生产,一些所谓“洋品牌”、“洋产地”充斥家具市场;四是以促销等为理由,不出具发票,对于家具是否可包退换、是否检测合格等,商家不公开透明告知;五是虚假标价严重,一件普通家具可标价几十万元,之后随意打折,令消费者不知所措。另外,检测成为一些商家卡住消费者维权的“绊脚石”。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