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普陀区妇幼保健所获悉,在去年10月启动的儿童单纯性肥胖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发现多数孩子存在体重偏重的情况。经过3个月的监测研究分析,普陀区妇幼保健所在接受检查的965名0~3岁婴幼儿中,排查出有41名属于单纯性肥胖儿童。
多数宝宝体重偏重
单纯性肥胖是指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其消耗的热量,导致脂肪成分在体内积累过多而形成的肥胖。“目前我们监测的数据显示,多数孩子虽没有单纯性肥胖症,但是体重还是偏重。 ”普陀区妇幼保健所儿保科科长庄军伟解释说,除遗传因素外,目前生活水平提高,孩子多吃、少运动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现在一些家长们唯恐他们的孩子会饿,经常给孩子吃零食,小孩子不知道饱足感,容易造成多食、过多摄取碳水化合物等,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体力活动减少,经常是家长抱着,或是坐着看电视。
那么如何判断自家孩子的体重是否正常呢?孩子的标准体重可以按照公式来初步计算:1~6岁的体重(公斤)=(实足年龄×2)+8(公斤)
胖宝宝有碍身心成长
“儿童肥胖除了对孩子外观有影响,还对身心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庄军伟说,近年来儿童肥胖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一些儿童呈现体态肥胖、生长发育较早,并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理容易自卑等。
庄军伟解释说,肥胖的孩子发育早而快,在身高、体重和肌肉力量方面确比同龄人占优势,但停止发育时间亦早,往往14~15岁就停止长个子,所以,最终身高不及体重正常的孩子。肥胖的孩子因体重过重或营养不平衡,无机盐和维生素摄入不足,常并发平足及内翻。肥胖的孩子由于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血脂增高,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和胆结石,为成人后埋下隐患。
而在心理方面,学龄前儿童开始走出家门,随着接触的人和事物逐渐增多,开始注重自我形象。但肥胖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嘲笑和歧视,户外活动时动作笨拙而不灵活,使胖孩子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随即出现不愿出门,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少言、暴躁、偏执,心理充满怨恨、嫉妒,缺少自信,做事易半途而废等。
科学养育健康宝贝
“许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己孩子吃饭难以定时定量,连哄带骗花了近一个小时还是只吃了几口饭。担心孩子受饿,吃饭的时候围着孩子喂食,或餐后不断给孩子增加零食,这种填鸭式喂养方式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庄军伟建议,家长要全面学习有关儿童健康成长知识,培养儿童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定期为孩子称体重,及时掌握其体重的动态变化。
“如果小孩在正常餐时间内没有把饭吃光就拿掉,到下一餐时间再让孩子去吃,中间不要添加零食、点心,让孩子潜意识在那个时间产生饥饿感,慢慢地小孩会养成良好的定时定餐定量习惯。 ”庄军伟说,孩子的进食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让孩子专心吃饭,不要和孩子打闹,不要让孩子认为吃饭时间是游戏时间,要养成孩子正确的吃饭观念。要减慢进食速度,减少快餐的次数,杜绝在非饥饿状态下进食。要改掉孩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边吃零食的坏习惯,特别是晚餐后尽量不吃食物。要培养孩子适当的运动习惯,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如走路、慢跑、打球、跳绳等。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