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我国今年8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的信息。记者调阅半年来(从3月到8月)的明细单发现,6个月中,我国进口乳品被检出有670余吨不合格,相当于每个月查出不合格洋乳品110多吨。
记者统计发现,不合格洋乳品中,婴幼儿奶粉不合格量占了近七成,总量超过450吨,并且原产地以澳大利亚最多。此外,菌类、重金属超标是不合格主要原因。
婴幼儿奶粉占多数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38月,进境不合格乳品总量共670余吨,其中奶粉(包括全脂奶粉、婴幼儿奶粉、妈妈奶粉等)数量最多,总量628.785吨,占不合格进境食品的93.8%。
而在这些进入黑名单的洋奶粉中,又以婴幼儿类奶粉居多,不合格总量达453.55吨,占进境不合格乳品的67.68%。
今年3月,湖南华一经贸有限公司从法国进口的“Nutribio公司”制造的43.7吨婴儿配方奶粉(1段)、45.725吨 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41.975吨幼儿配方奶粉(3段),经感官检测不合格,被我国海关退货,这一次就达到130余吨。
“被检不合格婴幼儿类奶粉数量最多,这个很好理解。”中国质量协会用户部部长、主导2010年中国乳制品用户满意度调查的樊天顺说, 据一份中国婴儿奶粉市场概况的调查显示,在“三聚氰胺”奶粉和“激素奶粉”事件后,跨国品牌的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53.3%,目前国际排名前20位的乳企已全部进入中国。
樊天顺介绍,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销售的奶粉类是婴幼儿类奶粉和老年人奶粉,成人奶粉的数量极少。而在婴幼儿奶粉与老年人奶粉中,婴幼儿奶粉的销售量又占到70%80%。
巨大的需求量自然需要大量的进口,因而进口乳品中婴幼儿奶粉的数量是最多的,被检出问题的婴幼儿类奶粉数量自然也不会少。
有些国家标准不高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国际乳联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宋崑岡表示,国人不要一味地相信进口的乳制品有多好,其实国外乳制品也是鱼龙混杂,有些国家标准不高,这就导致进口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从数据分析得出,进口婴幼儿奶粉被检不合格的原因描述,分别是感官检测不合格、菌类超标(包括霉菌和酵母菌超标、大肠菌群超标、酵母菌超标等)、检出阪崎肠杆菌、检验出亚硝酸盐超标,此外,还有锌、磷等检出不符合规定。
记者统计发现,在这些不合格产品中,经过感官检测不合格的最多,共有4个批次,其次为重金属超标,共3个批次。
不合格婴幼儿奶粉查处情况
来源 不合格原因 澳大利亚 主要原因为锌、磷不符合国家标准;感官检测(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等进行检查)不合格 法国 主要原因为感官检测不合格 新加坡 主要原因为检出阪崎肠杆菌 新西兰 主要原因为货损事故(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本文标题:半年查获670吨不合格洋乳品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