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美盛文化IPO五宗罪:漂白过后上市造富两不误
2012-06-18 11:55:14 来源:

  美盛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盛文化”)在证监会网站上发布了招股书预披露稿。美盛文化拟于深交所上市,此次拟发235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9350万股。中国网财经连续数天对该公司进行追踪报道,为投资者详细列出美盛文化IPO的“五大原罪”。

  【造富之罪】股权一股独大 上市仅肥了大股东

  作为一家没有创投机构参与其中的拟上市公司,美盛文化如成功过会,将会给大股东赵小强、公司高管及数位持股的“创投达人”提供暴富的机会。

  美盛文化的实际控制人——42岁的董事长赵小强,发行前直接和间接持股72.9%,约合5107.9万股,去年1到9月美盛文化创意净利润4725.51元,按照全年6300万元,发行后每股收益0.67元,若以中小板市盈率26倍来计算,上市后美盛文化股价有望达到17元,赵小强个人身家达8.7亿元。

  资料显示,华星创业上市时的第六大股东何晓玲、中威电子上市时的第四大股东胡丽娟均位列美盛股份股东榜。

  【逃税之罪】假合资创业逃税七年 漂白过后上市造富两不误

  除了令人咋舌的造富效应外,美盛股份的股权变更过程也颇具时代特征。

  美盛股份前身新昌美盛饰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名义上是中外合资企业,事实上由公司实际控制人赵小强使用外方股东拉斐尔?尹特斯逊的名义注册成立。

  经过十年来的复杂变更,最终回归内资并解除了历史问题的影响。相关主管机关的证明显示,“赵小强未经外国人同意使用其护照复印件并以其名义注册美盛饰品”,但“其设立、主体资格和合法有效存续不受该等问题行为的影响,不会对赵小强及发行人进行处罚。”

  实际上,赵小强的行为违反了《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

  直到2009年6月,拉斐尔?尹特斯逊才将所持美盛饰品股权全部转让给赵小强。申报稿称,本次股权转让并非真实转让,赵小强也未向拉斐尔?尹特斯逊支付股权转让款,事实上是对历史遗留的问题进行的纠正,通过本次股权转让,变更为内资企业,并补缴了曾经作为中外合资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

  【财报之罪】靓丽数据背后暗藏玄机 产品数量增长率奇高

  中国网财经查阅美盛文化招股书后发现,2008年至2010年期间,美盛文化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表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财务数据不可谓不靓丽。

  招股书显示,2009年、2010年,美盛文化对第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314.98万元与354.08万元,占比分别为4.98%与3.57%,由此可计算出其同期的采购额分别为6324.9万元与9918.21万元,而当期存货净增加额分别为-264.2万元与883.81万元,以此可得出美盛文化2009、2010年实际消耗原材料分别约为6589.1万元与9034.4万元,增幅为37.11%,考虑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其实际原材料的耗用量增幅将远低于37.11%。而在主营业务没变的情况下,其产品数量的增长率也应该与之相当,但奇怪的是,美盛文化同期产品的增加量却远大于原材料的耗用量。

  如2009年、2010年美盛文化的迪士尼形象动漫服饰销量分别为189.01万套与297.92万套,占同期动漫服饰总销量的比例分别为61.16%与66.65%,由此可计算出美盛文化同期的动漫服饰总销量分别为309.04万套与446.99万套,增长率达到44.64%,远超过同期原材料的增长率。

  另外,在美盛文化净利润大幅增加的同时却是原材料和人工价格的急剧上涨。招股书显示,2009年2月至2009年11月,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一直徘徊在95以下,而2010年2月至2010年10月,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则上升至105以上,因此,相对于2009年,美盛文化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的布料采购价格的上涨幅度接近15%。而2010年,除香港开发团队外,其他员工人均基本薪酬较2009年提高约29%。

  另一方面,据统计,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涨了近3%。与此同时,招股书显示,美盛文化2009年、2010年度动漫服饰总销售额分别为9547.22万元与15740.52万元,同期动漫服饰总销量分别为309.04 万套与446.99万套,计算后得出每套均价为30.89元与35.21元,上涨幅度为13.99%,在此情况下,其利润增长率竟然超过同期营收的增长率便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设计之罪】产品毫无创意 名叫美盛文化 其实没啥文化

  根据多方媒体报道,美盛文化从设计、动漫形象授权和销售等诸多方面均受制于人,其实质从事的只是一般的服装制造和加工业务而已。由于公司产品销售严重依赖海外大客户,国内零售份额微乎其微,公司将同时承受业务转移和外汇升值的重大风险。

  根据招股说明书,美盛文化定位为ODM企业(即“设计制造”),以区别于一般的接单OEM生产企业(“贴牌制造”)。但实际上,公司生产的动漫服饰并无自主设计空间,对品牌商的依赖程度较大。

  生产流程上,公司的订单主要来自于客户的动漫服饰产品设计图样。公司不过是将客户的平面设计图转化为实物服饰。这种“按图制衣”的做法,与其他一般的外贸加工制衣厂并无任何区别。难道说只不过是因为做的动漫产品,就能够叫做“文化设计产业”了?

  借用媒体评论员的表述,在文化创意方面,美盛文化显然“没啥文化”。

  【转型之罪】研发能力饱受质疑 成长受限却投大型项目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的动漫产业链是断裂的,相应地,动漫衍生文化也基本不具备升级到行业的条件;若过度依赖这一文化,企业很有可能活不下去。

  而美盛文化目前主要给相关企业做贴牌服装加工。目前境内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日子普遍不好过,因此很多代工企业都开始转型走品牌运营之路,典型的如索力(厦门)实业有限公司、福建佩吉服装有限公司。

  而研发力量正是美盛文化的薄弱环节。中国网财经查阅资料后发现,该公司2010年的员工总数就已超760人,但研发人员仅35人,不到员工总数的5%,研发经费也仅占到营收的2%左右。

  在研发成果上,该公司至今无实质性的发明专利,其拥有的18项专利中,均为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且有17种专利产自2009年。

  在品牌建设上,美盛文化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已拥有的58项注册商标,全部申请于2010年及以后。

  另外,在报告期内,美盛文化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其营收比一直超过80%。对第一大客户美国动漫服饰公司Disguise的销售更是占其半壁以上江山,但对于Disguise公司,美盛文化只是其在中国众多贴牌商之一,这种商业关系并不牢靠。

  其募资扩产的—年产1000万套动漫服饰项目却是寄托在ODM业务上,与之相对应的是,其2010年的动漫服饰产量也不过469.83万套,如此大的募投项目多少有点“大跃进”的味道。

  结语:2月份开始,IPO开始打“透明牌”,有人说,排队的公司越多,选择好公司的余地也就越大;我们无法判断这是否是一个利好,但至少,我们可以去发现问题,进而为投资者提出我们的疑问。A股已经度过了艰难的一年,股民无罪,他们没有任何义务在承受扩容之重时,为不健康的企业上市来买单。

本文标题:美盛文化IPO五宗罪:漂白过后上市造富两不误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201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