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五院儿科诊室张贴的告示
由康芝药业公司生产的“瑞芝清”近日深陷不良反应风波,但长春市的药店仍在正常销售,没有接到来自任何方面的下架通知。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人士透露,该局暂未接到药品通用名是尼美舒利的相关投诉。
药店仍在正常销售
昨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人民广场及工农广场附近9家药店,发现只有两家药店没有“瑞芝清”这一品牌的尼美舒利退热药,但有其他厂家的“尼美舒利”胶囊或颗粒。
人民广场附近某药店营业员告诉记者:“虽然品牌不同,但和瑞芝清是一样的成分。”当记者询问工农广场附近一家药店的营业员是否听说“尼美舒利”存在副作用时,对方表示:“现在厂家已经否认了,我们也没有接到任何方面的下架通知,所以还会正常销售。”
人民广场附近一家大药房的营业员表示:“是药三分毒,什么药品都有副作用,只要不经常使用,就应该没有事情。”
而当问到“尼美舒利”是处方药为什么随便出售时,药店营业员回答如出一辙:这个属于治疗发烧的常用药,大家都这样卖。
昨天15时许,在南关区一家药店,市民张先生正在给7岁的儿子买感冒退热药。问及是否给孩子服用过“尼美舒利”时,张先生说:“以前用过一两次,现在不用了,怕有副作用。”
营业员则表示,“尼美舒利”一直属于普通退热药,但现在如果有顾客购买这种药给孩子服用,会建议选择其他药品。
国家药监局未接到投诉
昨日,记者联系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稽查二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局暂未接到药品通用名是尼美舒利的相关投诉。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该局药品评价中心药品评价处,专家表示,瑞芝清是处方药,发生不良反应应该向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咨询和投诉。同时,作为处方药品,服用时应谨遵医嘱。
本报记者 邹智威 祝业
哈尔滨有医院禁用尼美舒利
2月15日,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多家药店,均轻而易举地买到了尼美舒利,在部分药店,售货员甚至向记者大力推荐这种效果明显的退烧药。与此同时,哈市各大医院已禁止使用尼美舒利。
15日下午,记者来到哈医大五院儿科门诊,一间诊室的门上贴着告示:“禁止服用尼美舒利”。一位抱着孩子来看病的家长说,孩子发烧后,他们在药店店员的推荐下购买了尼美舒利,可是到医院后却看到禁止使用的公告,他们很怕之前服用的药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据医生介绍,因为这种药品的副作用很大,而且容易造成儿童中枢神经和肝脏的损伤,该院已禁止使用。随后,记者从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二院的儿科门诊了解到,各医院均已禁止给儿童使用尼美舒利。
据《生活报》
一些国家多年前就已禁用
2010年11月26日,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围绕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特别针对尼美舒利近年来众多不良反应,给予了警示。
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尼美舒利在用于儿童镇痛发热的治疗上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的病例,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
至2002年3月12日,芬兰国家医药治理局已收到超过109份不良反应的报告,其中66份与肝脏有关。出于对肝毒性的担忧,AventisPharma公司和芬兰国度医药管理局停止了尼美舒利在芬兰的经销和供给。这项结束令于2002年3月18日生效。
随着芬兰的暂停,西班牙人用药物安全治理委员会开始对尼美舒利进行审查,并认为使用该药要比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更能增加包含肝伤害的风险(根据其不良反响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
该委员会指出,有科学证据表明,尼美舒利在引起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发生率方面并不比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低。因此,推荐在西班牙暂停所有上市的包括尼美舒利的产品。暂停决议于2002年6月5日生效。
土耳其药品管应当局也于2003年5月将其从市场撤出,这是继芬兰和西班牙结束尼美舒利销售之后,采取同种方式的又一个国度。
2004年爱尔兰发生至少7起疑同尼美舒利有关的死亡案件,另外有6人怀疑是在服用含有尼美舒利成分的止痛药后,肝脏衰竭,因而才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手术。爱尔兰药物治理局发布禁令,禁止含尼美舒利药物在当地售卖。
2004年,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接获一份报告,此报告表明,非类固醇消炎药尼美舒利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受损,新加坡卫生科学局立即暂停售卖所有含有该药物成分的口服止痛药,通知医生在开方时,暂停让病人服用含尼美舒利的药物,而且尼美舒利在新加坡并不是普遍使用的处方药。
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发出警示,要在儿童中禁用尼美舒利,另外,美、英等国家均未批准尼美舒利上市。2007年,欧盟药品审评局全面禁止尼美舒利给12岁以下儿童使用,并在说明书中强调造成严重肝脏损害风险的特别警示。据统计,目前该禁令已在50个国家使用。(综合)
尼美舒利
不是头回遭质疑
2010年5月26日,在康芝药业上市第一天,尼美舒利就因一篇报道陷入了各方质疑。
医学界对这种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的药物,至今众说纷纭:药效快、药力强都是它的长处,但同时也被一些医生甚至医院列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使用”。
我国2001年起批准上市
让康芝药业处于“不良反应”尴尬境地的,准确地说,是瑞芝清所属的尼美舒利系列药物。
尼美舒利,最初由瑞士Helsinn公司开发,1985年在意大利首次上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我国自2001年起有胶囊剂、颗粒剂、分散片、干混悬剂、缓释胶囊等多种剂型获准上市。2002年,康芝药业将该药投放市场,商品名为“瑞芝清”。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在进口药品中,尼美舒利为原料药,来源于印度;国产尼美舒利共有53种,涉及不同企业和不同剂型。
不应作为首选药物
在广东某三甲医院儿科主任林娜(化名)记忆中,至少在2003年,该院就已经开始使用尼美舒利了。她表示:“尼美舒利的效果很好,退热速度快。”
尽管如此,这位医生同时表示:“一般来讲,并不会把尼美舒利作为儿童退烧的首选药物。”而使其拒绝首选尼美舒利的原因,正是该药的不良反应风险。
“任何药品都有不良反应的风险。尼美舒利主要风险在于有极高的致严重肝损害的可能。”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尼美舒利自上市以来,已相继在多个国家因肝损害不良反应而被撤出市场。
“除非患儿的发热十分顽固,且使用美林、泰诺林等其他药物均无效果,我们才会选择尼美舒利。而且在用药前,一定会和患儿家属讲清此药的副作用,如家属拒绝使用,还是会另谋他法的。”用林娜的话说,“尼美舒利是给儿童退热的最后一个‘撒手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
据《时代周报》
被质疑后仍获奖
2010年12月18日,也就是北京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提醒慎用尼美舒利后的20多天,在第六届“百姓安全用药”发布会上,康芝药业获百姓安全用药调查“社会责任贡献奖”,康芝药业产品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获得了“百姓安全用药”称号。
报道称,上市8年以来,瑞芝清销售30亿袋,为数亿儿童提供了治疗。
本文标题:尼美舒利在长春尚未下架 专家提醒应遵医嘱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