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殷顺海:带领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2012-06-07 16:07:43 来源:

  殷顺海先生,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北京中药四厂副厂长、北京中药厂副厂长、厂长、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厂长、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殷顺海担任同仁堂集团董事长十多年间,同仁堂集团开拓创新,勇于改革,企业资产总额由18.2亿元增长到63亿元,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 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的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1032工程”。

  2005年11月,由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现代商报》等12家京城媒体共同主办、公众投票评选的第二届“北京影响力”评选活动进入最后的收官阶段。凭借在北京同仁堂取得的辉煌成绩,殷顺海顺利入围“北京影响力”十大经济人物,同时,“北京同仁堂”也无可争议地入围“北京市十大商业品牌”候选名单。这两项入围“十大”,充分显示了公众对于同仁堂的信任与肯定。

  “改革是老字号活力之源,改革让老字号更加灿烂辉煌。同仁堂坚持不断改革,创新企业机制,使同仁堂基本实现了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从生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转变。”殷顺海说起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启示时说。

  “同仁堂模式”引活水

  同仁堂是一个有着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有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同仁堂还是一个年产值7000多万元、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小型企业,面临着机制不活、资金短缺等一系列困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同仁堂贷款达几亿元,欠息几千万元,被银行定为“3B”级企业(银行不贷款,要把以前的贷款追回)。

  为摆脱困境,1997年,殷顺海带领集团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经过大量周密细致的工作,设立了由同仁堂集团所属六个绩优企业组成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于6月25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成功募集资金3.4亿元人民币,一个全新的同仁堂初露端倪。“这关键的一步不仅实现了企业制度的创新,而且带动了同仁堂人思维模式、管理理念、经营机制等一系列的变革。我们利用募集的资金使同仁堂集团改造、完善了大兴、昌平两个项目,建成股份公司的南、北生产基地,既壮大了企业规模,也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并强化了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引进了外部独立董事。股份公司的成功上市为同仁堂集团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殷顺海说。

  股份公司国内上市成功后,殷顺海又把目光瞄上了香港。2000年,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1亿元人民币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当年在香港创业版上市,募集资金2.4亿港元,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融资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被证券界称为“同仁堂模式”。两次上市成功,彻底改变了同仁堂的面貌,使老字号增添了时代内涵。

  至2003年末,集团公司母体已累计从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得红利3.59亿元,相当于初始投资2.3亿元的156%。2004年9月同仁堂股份公司增资配股,仅经过七个交易日便完成填权。同仁堂科技公司2003年入选标普创业板指数,至2003年末,同仁堂股份公司已累计从同仁堂科技公司分得红利1.33亿元,相当于投资1亿元的133%。

本文标题:殷顺海:带领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109.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