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涉嫌隐瞒重大质量风险“中国奶业发展趋势是,从市场经营向资本运作转化,进入资本决定市场的阶段。”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的论断在乳业大考落幕、乳业巨头垄断程度愈高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蕴含深意。继环球乳业、雅士利、现代牧业、合生元、贝因美数月内扎堆上市后,国内一二线乳企悉数登陆资本市场,也愈加受资本牵制。
皇氏乳业昨日公告称,二股东、副董事长张咸文质押占总股本1 .87%的400万股,而月初其刚刚质押105万股,并距离其前次质押1500万股不过4个月。再加上一个月内贷款9000万,搞定8000万授信的频繁动作,难免令外界对这一因水牛奶特质而一度大受追捧的二线乳企前景产生疑惑。
股权质押、银行信贷频繁
本是一次并不惹眼的股权质押,却引来部分股民腹诽,因这已是半年来张咸文的第5次质押行为。今年5月底,张咸文将质押的有限售条件流通股由200万股增至400万股,6月又将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00万股质押(8月解除),7月再将1500万有限售条件的股份质押一年,本月则又将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05万股质押给交通银行广西分行。
为何身为副董却频频质押,是为了个人投资还是另有他意?皇氏方面昨日对南都记者回复称,“公司股东根据个人理财需求等因素做出买卖公司股票或质押的决定,均属个人行为。我们对公司充满信心。”
但不具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5次质押中仅2次共405万股属于无限售条件,且从二季度到三季度其已直接减持100万无限售股,频繁的质押应该至少显示对公司发展并不特别看好。
与此同时,皇氏还向银行多次申请贷款,仅在最近一个月之内,就两次向农业银行南宁友爱支行贷款共9000万,同时与中国银行南宁市城北支行签订综合授信协议,授信额度8000万元,称为有充足生产经营和投资建设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物流等生产经营周转。其今年7月9777万收购云南大理来思尔55%股权,并在8月遭遇水牛奶“欺诈门”销售遇冷之后,资金链是否趋紧的议论流传。
伊利定向增发缩水20亿
事实上,各乳企在资本市场上腾挪施法以完成扩张早已成为业内的同一情况。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伊利曾发布高达70亿的融资预案,引起市场反感,当日便诱发小幅下跌,使伊利方面不得不表示方案将以投资者利益为重,并最终在本月中旬将融资额大幅下调至50亿。
而另一家刚刚6亿增资子公司的贝因美则在上周率领各乳企逆市涨停,但有分析指,其自今年4月上市以来股价从最高点50.88元跌至10月的22.56元,而如今不过是机构在出现大量浮亏后拉高出逃。
本文标题:皇氏乳业“欺诈门”后再陷资金链趋紧传闻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