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浙江省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营养改善策略学术沙龙在杭举办。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于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情况以及如何改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专家指出,目前浙江省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较为严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严重影响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健康的营养缺乏病之一。目前全球贫血率高达37%,
我国铁缺乏和贫血严重吗?
全国第四次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平均贫血发生率达到20.1%,其中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人群贫血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日常生活中,贫血会导致人面色苍白、头发枯黄、体力跟不上、迷迷糊糊睡不醒、抵抗力不强、经常生病。
浙江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邵洁说,贫血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可能出现反应迟钝、健忘,认知、理解和学习能力变差,经常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而这一后果并不会再改善后得到完全恢复。
有资料指出,如果孩子在一岁时贫血,智商相对同龄人低大约9分,而且缺铁对智力的损害终生难以恢复。孕妇贫血则会造成胎儿发育不良和低体重出生。
缺铁和贫血会导致人体虚弱无力,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对社会来讲,贫血导致人群智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影响人口素质竞争能力,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铁缺乏的膳食因素有如下:
1、肉类等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摄入不足;
2、膳食VC摄入不足;
3、膳食植酸、多酚等铁吸收抑制剂含量较高,我国植物性膳食中铁少且不易吸收利用。
如何预防改善缺铁性贫血
据了解,中国居民的贫血问题属于中度公共卫生问题,部分地区贫血问题已经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有营养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食物多样化:这是营养干预的首选方式,但存在需要丰富的食物资源、很长的见效时间、大量的营养宣传教育、不适用短期内贫困人群的微营养素状况改善等缺点。
2、营养素补充剂:吸收高、见效快,是特殊人群补充的最佳方式,但存在成本高、依从性差、持续难等缺点,适用于特定人群(如,孕妇)或时间段(自然灾害后)的营养补充。
3、食物强化:这是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最好的低成本解决方案,是理想的成本-收益公共卫生干预方式,无需改变膳食习惯,依从性好,覆盖面广,但对于非强制性强化,推动比较困难,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浙江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监测所所长章荣华告诉记者,浙江省疾控中心在金华市、衢州市和杭州市等地推广铁强化酱油项目,主要针对妇女、儿童和老人等贫血高发人群。
据了解,3年内,通过铁强化酱油项目项目的推广,要使高危人群(妇女、儿童等)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比干预前下降30%.同时在浙江省还将建立起生物学效果监测体系,及时监测和发布铁强化酱油对缺铁性贫血的改善状况。
本文标题:浙江省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较为严重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2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