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场出现断货 业界呼吁“初乳能不能用作奶粉原料”最好有明确规定
“乳品新国标实施后,添加初乳的复合奶粉就不让进口了,有些商场已经出现了断货情况。”昨天,在广州举办的一个经贸合作交流会上,有乳品代理商向记者指出,由于相关商检部门称初乳复合奶粉“不符合新国标”,已经直接导致相关进口从去年起“停摆”、公司库存接近耗光。
去年8月被告知不能进口
“从去年开始,添加了初乳的奶粉就不让进口了。商检局称其不符合生乳、乳粉新国标,暂时不能进口这种奶粉。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给予解决。”昨天,在“新广州·新商机”穗新经贸合作交流会上,广州保税区盈力国际贸易有关负责人对记者爆料,并提出,希望新西兰贸发局能够代表乳制品相关企业与我国卫生部门协商解决这一问题。
昨天,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代理新西兰某个品牌的牛初乳复合奶粉多年,去年突然发现不能进口了。“2011年8月份,我们进口了3个货柜的奶粉,在进口检验时被告知,由于乳粉的原料生乳里含有初乳,所以暂时不批准进口。”之后初乳复合奶粉进口完全“停摆”。
这家公司表示,业内已向主管的卫生部反映这一问题,暂未得答复。“我们的初乳复合粉已经停止进口半年多了,眼看库存就要消耗光了,只好与新西兰的合作方协商调整配方,但短期内很难马上出货。”
在接受记者查询时,广东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昨天表示,目前尚未接到卫生部关于初乳复合奶粉问题的有关文件,暂时不便回应相关问题。记者随后搜索淘宝网,发现仍有声称进口自新西兰、美国的初乳复合粉出售,涉及十多个品牌。
国标发布 初乳地位尴尬
初乳复合奶粉推出已有一段历史,为何突然传来不能进口的“尴尬”?昨日,业内为此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上述公司表示,卫生部2010年4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19301-2010)中规定“产犊后七天的初乳”不应用作生乳,而同期发布的国标《乳粉》(GB19644-2010)则规定,乳粉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
该公司还指出,正是初乳不应用作生乳的规定让相关人士犯了难:“如果初乳不能做生乳,那以生乳为原料的乳粉按道理也不应该使用初乳。在没有搞清楚之前,只好暂停进口初乳复合奶粉了。”
不过,另一位牛初乳企业资深人士昨日对记者表示,据其了解更确切的原因是国家正在对初乳产品加强监管。他指出,卫生部门希望明确初乳的概念以及什么是初乳复合奶粉。“初乳和普通奶粉两种成分混合到一起后,到底多少是奶粉、多少是初乳难以检测,这让消费者很困扰。最好有明确规定。”
他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曾经提出一个牛初乳粉的行业标准(RHB602-2005),关键指标是蛋白质含量不小于40%,免疫球蛋白(IgG)不小于10%。上述人士认为,初乳复合奶粉能否达到这两个指标成疑,能否标称“初乳”这样的字眼存在争议。
业内分析
婴儿奶粉能否用初乳?业界存疑
记者昨日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到底牛初乳是否适宜添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去,国内专家长期以来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两大阵营意见:一种认为做法有争议,另一种则指出没有问题,可以继续在婴儿配方奶粉中使用。
牛初乳本身没有国标
“牛初乳本身并没有国标,婴儿配方奶粉中能否添加初乳,《乳粉》的国标中也没有说准与不准。”乳业资深人士王丁棉昨天表示,争议者指出目前我国对成人和婴幼儿每日摄入初乳的推荐量缺失相关标准,并建议1岁以内婴幼儿最好不要食用。因为婴幼儿的营养吸收功能不够成熟,一般每日从配方奶粉中摄入的蛋白质含量已经达到了标准,如果摄入过量的蛋白有可能成为累赘。此外,也有意见担心牛初乳本身的激素会较高。
未见婴幼儿受害报告
王丁棉说,目前全球多数国家力争不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再添加牛初乳成分,不过赞成者认为,牛初乳产品在国内已有近十年的市场应用,目前并没有出现婴幼儿食用后早熟的临床记录或危害报告。
王丁棉告诉记者,卫生部最近已经表明要对原有食品安全指标重新清理,初乳复合奶粉的进口问题的产生也许和这个背景有关。“对此业内应该要有更严谨、细致的专家论证和临床实验、从健康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新西兰出口10余年
据悉,中国是世界上牛初乳的最大消费国,当中不少进口自新西兰,昨日,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英派特总领事对记者表示,牛初乳能否与其他产品混合在一起确实存在争议,他暂不了解中国在混合产品方面是否有了新的执行标准。不过其强调新西兰出口牛初乳产品已有10多年历史,而该国的乳品标准也是“国际上的最高标准”。
“牛初乳具有高活性的免疫物质,我们公司一直界定它是营养品。”有牛初乳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根据其了解到的最新的情况,卫生部门正着手从国家标准的角度对初乳的概念来一个明确界定,并且说明适用人群和安全性。
(刘俊 耿旭静)
相关:
多家大型乳企均对乳业标准争议保持缄默
有“中国乳业第一大炮”之称的王丁棉近日表示,中国乳业现状十分混乱,中国的乳业标准被大乳企以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等所挟持,远远低于全球标准。对于这种质疑,昨日本报记者联系几大乳企负责人,然而他们对此问题集体沉默。
专家称中国奶业标准全球最低 被个别企业绑架
日前牛奶行业举办的内部研讨会上,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主要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
我国乳业标准被指全球最低 称系照顾奶农利益
日前中国奶协召开了“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素有中国乳业“大炮”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对记者表示,中国乳业行业标准是全球最差标准;但又有人认为:中国奶业现状取决于国情,同时披露现行标准门槛低系因农业部顾及散户奶农利益。
重庆查获26吨三聚氰胺奶粉 厂家用于生产雪糕
正当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问题人人喊打之际,三聚氰胺的“幽灵”再次现身:最近,重庆警方查获从内蒙古辗转来渝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的“问题奶粉”2.6万多公斤。不法商家以低于市场价近万元的价格“攻陷”零售商,“问题奶粉”险些被制成儿童喜爱的冰糕进入市场。
陕西小学发生集体中毒事件 或因喝蒙牛纯奶所致
陕西榆林市鱼河中心小学发生一起200多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据当地媒体报道,原因可能是喝了陕西省宝鸡市生产的蒙牛纯牛奶所致。昨天晚间,蒙牛乳业相关工作人员已经赶到事发地。
农户牛奶含三聚氰胺遭拒收 饲料厂被判赔损失
因自家产出的牛奶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而遭到牛奶厂的拒收,王某夫妇将饲料厂诉至法院,索要因牛奶不合格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密云法院近日判决饲料厂赔偿王某夫妇3万余元。
洋奶粉"顶风"涨价 专家:毛利率高达60%
近日,澳优、雀巢等部分洋奶粉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其他部分品牌洋奶粉也准备涨价。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持续走高,全国上下正在“控物价、保民生”,而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高达60%的情况下,仍“顶风”上调价格,原因在于这些洋品牌掌握了国内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权,说涨就涨,底气十足。
雀巢等洋奶粉提价周期渐短 成本上涨被指借口
尽管国家发改委再三约谈企业、行业协会稳定物价,但雀巢、澳优、美素等洋奶粉近日仍以原料价格上涨为由,上调了部分产品价格,平均涨幅达两成。
发改委摸底洋奶粉市场 四季度或成涨价关键期
5月初,发改委价格司召集了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美赞臣、澳优等洋奶粉企业相关人士,了解乳品价格和生产等情况。
本文标题:初乳复合奶粉突遭暂停进口 部分商场断货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