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 句话流行了很多年,至今也受到众多父母的追捧。然而,经济社会的飞速变化,使得“起跑线”一提再提,“起跑价”也一涨再涨。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为了“望子成龙”的虚荣心,为了“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差”的攀比心理,孩子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家长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如果说以前这条起跑线还是以小学、幼儿 园为起点的话,现在它已经是越来越提前了。“我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孩子?”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那你得到的答案将是:从孩子出生开始。在这些观念的影 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不惜一掷千金。近几年来,本市亲子园、早教中心、早教俱乐部等各类早教机构相继涌现,早教市场开始日渐兴旺。连日来。记者带着“早期教育是什么,早教机构教什么,早教有什么效果,早教班要不要上,高价早教值不值得”等问题,对天津的早教市场进行了调查,并采访了多位家长和相关专家。
1
望子成龙
高价早教班
该上不该上?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记者以一名一岁孩子家长的身份来到本市某知名早教中心,顾问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一边向记者灌输早教的重要性。“您一定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吧!”记者连忙点头,看记者像个明白人,顾问便不再多说,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记者一眼,言外之意——一个好的环境可以成就一代圣贤啊!
一间二三十平方米大的教室,地板和墙壁都是很新鲜的红色、蓝色和绿色,地板上有一些供孩子们游戏和练习的设施,九名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听着音乐做游 戏。在老师教授互动游戏时,许多家长会陪着孩子一起做游戏,孩子们特别活跃,课堂氛围热烈。这个顾问告诉记者,中心主要招收0至6岁的幼儿,有娱乐、艺术 等多门课程,而且还有中英文双语授课,重点培养孩子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心等,在这里上课的孩子非常多。
在这里,记者遇到 了前来咨询的董小姐,她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都在企业工作,平时非常忙,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但是又担心老一辈的观念太落后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且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既然有能力就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当我了解到早教机构时,我就决定过来看一看。”“孩子在这个阶段学到的东西比生命中其他任何 阶段都要多,他们的智能、体能、个性都已经定型80%以上,千万不要错过宝宝迫切需要学习的这段时间。”早教顾问的话,说到了董小姐的心里,当记者参观完 以后,看到董小姐已经开始填表报名了。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宋小姐,她的女儿今年刚刚上幼儿园,在本市某大型的早教中心学习了两年,花费 了一万多元,作为“过来人”,她对早教有着比较深的体会。宋小姐说:“孩子慢慢大了,不能总在家里呆着,但是也不能每周都带着孩子逛公园,就这样去了早教 中心。我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找个地方能带着孩子玩一玩,同时让孩子接触一下别的小朋友。我是工薪阶层,每个课时就要100多块钱,也是挺心疼的,但 是觉得价格高一些的环境也相对比较好。”对于早教是否有效果,花钱值得不值得,宋小姐有自己的看法:“孩子今年刚上幼儿园,但是感觉非常适应,跟老师和同 学们的交流非常顺畅,融入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我觉得这个应该跟在早教机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能对早教机构抱有太大的希望,不能指望从这儿培养 出天才来。”
虽然早教机构受到了很多家长的追捧,但是也有很多父母对早教机构并不“感冒”,而是选择了自己教育。赵小姐是一名自由职业 者,她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觉得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教育最重要。我每天都会和孩子一起玩玩具,一起唱歌做游戏,还会 教孩子认识颜色和图形。我觉得现在孩子成长得 挺好的,性格也很活泼。我们小时候没有上过早教,但是我和孩子的爸爸也都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早教中心可能会比家长更专业一点,但是就一个小时的时间,不 能起到什么根本的作用。而且,早教的价格太贵了,跟给孩子带来的效果相比较,性价比太低了。我觉得多花时间陪孩子在一起,多用心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我的 方法更适合自己的孩子。”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本市大部分早教机构,教学对象多是6—36个月的婴幼儿,有的更是从1个月就开始。早教 机构的宣传,基本上都是宣称能开发儿童多方面的潜能,如沟通能力、专注度、想象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根据个人情况,每周上1—2节课,上课方 式多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不同的早教机构收费标准也不相同,每堂课45—60分钟,收费高的可达一百多元。
2
呼唤监管
早教闹纠纷上哪去说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在咨询过早教机构后,却并不带孩子参加早教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早教机构存有质疑——早教课程设置的科学吗?师资配备专业吗?机构管理规范吗?行业监管到位吗?
据了解,目前0—3岁婴幼儿教育尚未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早教机构基本都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的。这样一来,教育部门无法对其教学内容进行监督,也无法审查早教中心教师的资格水平。而工商部门也只能监管其经营活动, 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也无法管理。工商部门很难从专业角度去认定这些早教机构管理是否规范、教师是否专业、场地是否符合标准等。目前,家长和早教机构之间的 一些纠纷已经开始出现,如果没有主管机构,有些问题确实很难得到妥善解决。
管理的不到位,使得一些家长对早教机构老师的专业水平感到怀 疑。记者在一家大型早教中心调查时,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有多名全职教师,都是幼教或者师范学校毕业的,每个老师都有总部的考核证书,对录用人员,会在总部 进行统一的培训,发给考核证书后才能上岗。据了解,目前部分已经形成品牌的大型早教机构,一般都要求老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但部分小型的早教机构,出于 聘请成本的考虑,有的老师根本就不具备任何教师资质。“我也是带着孩子上了早教班才知道,原来早教机构全都是在工商局登记注册,根本就不归教育部门管,如 果出了什么问题也只能向工商部门投诉,这多少让人心里觉得不踏实。既然早教班都把早教说得这么重要,那出了问题也不是一般的问题,毕竟孩子的教育还不是普通的商品。”一位上了早教班半年的魏小姐有些担心,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监管的不到位还是让她感到忧虑。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文标题:早教 我们该给孩子什么?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9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