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北京儿童“看病难”调查
2012-06-17 09:27:25 来源:

  新华网北京1月27日专电,题:孩子“看病难”煎熬着每位爱子心切的家长。有人戏称“儿童看病像打仗,挂号如春运”。然而,北京市卫生局的统计显示,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研所等专科医院急诊人数约占综合医院儿科就诊量的47%,有的医院儿科一天竟无人问诊。

  专家指出,高度集中就医是造成孩子看病“挂号难”“看病难”的根源。患儿就诊都奔大医院,而基层医院冷冷清清,人员、设备闲置,资源浪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儿童看病直奔专科大医院?儿童“看病难”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儿童医院:半夜排队挂专家输液走“流水线”

  冬季以来,在北京儿童医院,每天都有裹着毛毯,等待医治的孩子。1月26日的6时40分。寒风刺骨,天还没全亮,马路上灯光通明。 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大楼前,等待挂号的两列队伍蜿蜒回转,一直到马路边。大部分人把自己裹在大衣、羽绒服里,期待能挂到满意的专家号。一位女士抱着孩子坐在 马扎上,她用小褥子裹着孩子,等待家人挂号。记者了解到,许多人是半夜3时就来排队了。

  有人抱怨“知道儿童医院人多,可没想到这么多。”一位排队的家长说:“我们小区就有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前段时间刚出事故,卫生局光说别到大医院,你社区倒是来点好医生啊!”

  儿童医院7时开始挂号,15分钟后,分诊台已经挂出牌子“今天牙科号全天已满”。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刘秀云早上出诊的时间原本是9时,她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常常一上午就要诊治近40名患儿。

  记者来到儿童医院输液区,哭声压过了一切声响,紧邻的穿刺室里孩子们挣扎、哭闹。后台的护士将输液管和输液瓶搭配好,挂在可以移动的轨道上,前台护士只负责扎针。她们不抬头,只把手伸过头顶,一手拉过输液设备,一手按住患儿的手把针扎下去。

  一位护士说:“如果顺利的话,一分钟就要完成1次输液操作,很多护士拿针的手指已经磨出了泡。”根据北京儿童医院《为“双休日”门 诊做奉献》总结材料的统计,“每位医生平均每天要看两三百位病人,护理人员输液每天2500人次,超出规定的1000人次的一倍半,都在超负荷工作。”

  综合医院儿科:每天总有医院儿科无人问诊

  北京专科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可谓“冰火两重天”。北京儿童医院、首儿所人满为患,而综合医院的儿科,尤其是三级以下医院的儿科 门庭冷落。北京市卫生局统计的103家设有儿科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月20日共接诊患儿22619人次,北京儿童医院接诊5947人次,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接诊4624人次,这两家医院的接诊人次约占儿科总接诊人次的47%。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文标题:北京儿童“看病难”调查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9333.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