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升学率"绑架"学校体育
“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孩子天性爱玩,出门跑跑跳跳,加上体育课程,达到这个锻炼目标可谓轻而易举,值得如此“小题大做”吗?然而,实际调查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结果: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中只有18%能做到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而有40%的学生竟然达不到平均每天0.5小时的锻炼时间。
孩子们为何远离操场?学校和家长似乎都有自己的苦衷。或是升学压力大,体育沦为“边缘课程”;或是课业负担重,无暇兼顾日常健身;或是独生子女多,减少活动以保安全;或是学校场地小,运动锻炼难于开展……太多的理由或借口,让许多孩子变得弱不禁风,输在了身体素质的起跑线上。
每天锻炼一小时,到底难不难?这是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乃至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今年提,明年讲
锻炼目标总难实现
郑轶:其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要求,教育部多年前就已提出,国务院2007年曾专门发文强调,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也提出过这一目标。这个问题从高层到全社会都很关注,但为何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杨扬:“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这看似简单、容易执行的措施,真正落实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据200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体育教师的缺口超过32万人,这还只是针对体育课,如果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教师的缺口将会更大。这也是学校体育活动很难推进、很难保证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此外,据统计,全国义务教育学校体育器材达标情况,小学为49.43%,初中为66.02%,也就是说体育设施、设备合格的中小学校大概只有半数左右。
马凌:据我个人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最早是1958年周总理提出的。现在50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实现这个目标。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不仅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全世界包括美国都出现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央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国从2001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体育课时进行了调整,如果再加上课间操、课余体育活动等,在学校内每天一小时锻炼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但部分学校没有按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名存实亡。另外,体育课时量的增加直接导致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目前,在总编制不做相应调整的前提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足问题还很难解决。
毛振明:没有落实是不准确的,并不是全国所有中小学都不能实现一小时在校锻炼,比如北京密云县基本所有的中小学都能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教育部门对于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做了大量的工作,只是效果不明显而已,主要在于许多政策落实过程中出了问题,落实效果不好。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文标题: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咋就这么难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