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手中持有的就是该馆办理的会员卡。
事先没有通知,安徽滁州市一婴儿游泳馆突然暂停营业,这下可急坏了千余名持卡会员。昨日,他们中的部分代表来到工商部门“12315举报中心”讨说法。
两老板都称是“受害者”
在会员们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滁州市置业花苑步行街6幢120室这家婴儿游泳馆。大门紧闭,玻璃墙上贴出一张公告:“本店因新老会员费用问题没有解决,现暂停营业。”
记者电话联系上游泳馆老板彭女士。她告诉记者,这家婴儿游泳馆是今年1月2日才接手,可她没想到,此前该店已经卖出1000多张“会员卡”,现在消费的都是老会员,她根本不赚钱,况且该店租房合同7月份截止,房东表示不再续租,根本没时间翻本,不得已才停业的。
然而,对于彭女士这番话,游泳馆前老板张女士也是一肚子委屈。她告诉记者,这家游泳馆她已经经营6年了,因为孩子上学她才不得已转让。转让时,她将所有客户信息都交给了对方,“现在怎么能说不知道呢?”
会员担心卡费“打水漂”
对于众会员投诉,“12315”执法人员表示,由于商家是“暂停营业”,目前他们还无法介入调查处理,鼓励大家报警。
“虽然每张会员卡上的钱不太多,可1200多名会员加起来还是一笔不小的数额,这么一大笔钱该不会打水漂了吧!”刘女士气愤地说,现在这家游泳馆已经好多天没有营业了,如果两个老板之间再协调不好,会员们将联合起诉至法院。本报记者 叶素健 摄影报道
相关新闻:别让卡“卡”住你
常有读者抱怨,现在不办卡就没法买东西,商家总是以十分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充值消费。面对钱包里鼓鼓的一叠充值卡,你想过如果店铺一夜之间蒸发,卡里的钱没用完该怎么办呢?卡里有钱却不给你用怎么办?办过的卡贬值怎么办?本报携手省消协开通的“3·15热线”为您答疑解惑。
案例一:卡里有钱,却不给用
朱某在池州市某影院缴纳了140元办理了会员卡1张,消费后卡内余额尚存有15元。因余额已不足以购买一张电影票,故朱某向影院要求退还余额或补差。该影院予以拒绝,称卡内余额一旦充值后就不予退还,只能再行充值使用。
省消协:该影院强迫消费者接受不合理条款,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时,一定要与经营者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一旦发现含有侵犯自身利益的条款应该拒绝办卡,并向工商部门反映情况。
案例二:卡还在,却不值钱了
六安的谋女士办理了2000元理发预付卡一张,卡内余额还有600元时她去消费,理发店却告知她很多消费项目已经涨价了,刷卡的时候就要按照涨价后的标准实行。消费者认为这理发店属于违约行为,经多次与理发店协商未果进行投诉。
省消协:服务领域预付式消费纠纷是当前投诉的热点之一,这种擅自设定解释权归属的做法违反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的时候选择有营业执照等合法资质的正规商家。
本文标题:婴儿游泳馆停业老板扯皮 千余持卡会员担忧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