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健康白皮书”今天上午发布 新生儿男孩多于女孩 五六年级小胖墩最多
北京人均
期望寿命增0.3岁
本报讯(记者李洁)今天上午,2010年度北京人"健康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0.8岁,比2009年增加了0.3岁,与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齐平。
今天上午,市卫生局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2010年度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事业发展报告》,也称"健康白皮书"。
《报告》显示,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男性79.1岁,女性82.6岁。人均期望寿命是指当年出生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就是说2010年出生的孩子平均预期寿命是80.8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本市居民也面临着一些健康问题。数据显示,居民慢性急病发病情况继续上升,成为市民健康的主要威胁,是本市居民的首要死因。
2010年度"健康白皮书"的主要框架没有大的变化,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基本情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传染病发病情况、残疾人口和精神疾病情况、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环境状况等八方面内容。
与上次相比,这次的"健康白皮书"首次披露了本市居民中常见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指标、中小学生教学环境的监测数据以及空气污染、城市噪声、病媒生物密度等被关注的新内容。
据悉,"健康白皮书"今后每年公布一次。
解读·婴幼儿
新生儿男孩多于女孩
去年出生人数比2009年增加了1230人。根据《报告》统计,去年本市户籍人口出生人数为90583人,其中男婴46868人,女婴43714人,性别不明1人。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07:100,新出生的男孩比女孩多3000多人。
权威解读:尽管一年中出生的男孩比女孩多了3000多人,但从整体看,男性自然增长率却低于女性,原因是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去年本市户籍死亡人群中,男性死亡人数高出女性近万人。
解读·青少年
五六年级小胖墩最多
"健康白皮书"中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3%,比2009年上升4.0%。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7%,中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9.8%,小学高于中学。
小学阶段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肥胖检出率最高,六年级学生达到25.6%。
权威解读:之所以到了中学小胖墩检出率没有小学高,在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阶段开始长个儿,体重增长的速度没有身高长得快。体重长的速度不是特别大。中学阶段的孩子普遍出现肥胖减少的趋势。此外,到了青春期,更重视体形和外观,所以体重下降。
从这个数字来看,儿童肥胖是能被控制的。发展到一定时期,孩子们会关注自己的体形,更多的是从美的角度,卫生部门更希望大家从健康的角度关注自己的体重,对自己的体重进行健康管理。
中小学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攀升
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96%,比2008-2009学年度上升了0.89个百分点,并呈现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渐增高的趋势。此外,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课桌、课椅合格率分别为49.4%和50.2%。
中小学不良视力检出率
小学生 46.9%初中生 71.0%高中生 84.8%
权威解读:此次,依据今年新增加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中小学校教室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仅为60.3%,黑板平均照度合格率只有22.9%(平均照度是建筑学概念,是用来衡量亮度的指标)。
此外,专家表示,目前学校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孩子们上课时既要看投影仪,又要看板书,经常在这两块“黑板”间切换,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从而影响视力。
中学生网瘾率近4%
这次的“健康白皮书”首次对学生网瘾情况进行了公布。2010年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学生占3.8%。
中学生男生网络成瘾报告率为4.8%,女生为2.9%,男生高于女生。
婴幼儿·相关内容
◆去年本市婴儿死 亡 率 为3.29‰,比2009年的3.49‰,下降了5.73%
◆2010年北京市户籍人口0-6岁儿童与营养有关的常见疾病主要为贫血、佝偻病和营养不良
权威解读:数据显示,中学男生网瘾率近5%。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特点不一样,特别是在青春期所体现出的心理发展也不同,尤其是男孩子,不太愿意对外界表达,心理承受的东西要多于女性。
此次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学生年龄段,因此并不能说网瘾主要集在中学生阶段。网络成瘾问题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增加的。
解读·成年人
北京市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腰围平均值为83.2厘米。其中,男性腰围水平为87.8厘米,女性为79.7厘米。
权威解读: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的定义,男性腰围正常值为小于85厘米,女性为小于80厘米。由此判断,本市男性平均腰围超标,女性也接近上限。
这和男女生理结构包括激素水平有关,和男性与女性的生活方式也有关系,比如饮酒、吸烟、睡眠等方面男性与女性都有一定差异。最后反映在健康水平上,男性与女性存在差异。
新发重性精神病年轻人居多
截至2010年底,本市累计登记在档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55781例。《报告》中提到,新诊断和复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21岁至30岁年龄段高发,处于该年龄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占24.48%,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占30.27%。
权威解读: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
这种疾病使人的情绪摇摆于极度高涨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
(18-79岁)
成年人·相关内容
◆去年,本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3.8%,其中恶性肿瘤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北京市民的“第一杀手”
◆去年本市首次开展了社区居民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共筛查超过45岁的户籍人口2万多人,存在颈动脉狭窄的市民占到12%,其中男性为15.6%,女性为10%,也就是说超45岁者一成有脑卒中危险
(6-18岁)
青少年·相关内容
◆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为95.4%,噪声合格率为82.6%,二氧化碳合格率为76.0%
◆去年本市中学生尝试吸烟报告率为24.7%,其中男、女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35.3%和15.3%,男生高于女生
●相关链接
半数居民食盐摄入达标
《报告》显示,2010年北京市城区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每日食盐实际摄入量小于6克者占46.8%。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每人摄入食盐应小于6克,油脂类小于25克至30克。也就是说,居民中已有近半数食盐摄入达标。
本文标题:2010北京健康白皮书 新生男孩比女孩多3000人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7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