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上学,一年就要花去上万元的补习班费用。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发现,烟台不少80后父母热衷为学前宝宝报各种补习辅导班。有关教育专家呼吁,3岁至6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探究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意识的萌芽,过早让孩子接触太多知识的学习,反而有害无益。
一周上仨辅导班,学前孩子比上学还累
对于烟台芝罘区福莱花园小区刚满5岁的陈晨来说,这个周末过得不轻松。除了自己选的绘画课外,还要在妈妈的陪同下到专业的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练习口语、上识字课。每个双休日,他只有周六和周日的晚上可以看看喜欢的动画片,但还是要随时准备回答妈妈关于白天上课的提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陈晨的经历并非偶然。在记者随机调查的几位家长中,帮孩子报班的数量少则两三个,多则五六个,报班课程更是涵盖了拼音、识字、看图说话、英语等多个门类。“双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走穴”上课,导致部分孩子宁可平时看不到忙碌的父母,也不愿意让父母陪着过辛苦的“双休”。而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心里咨询中心的专家调查,目前到中心咨询的孩子当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厌学,其中学前龄儿童占到34%,这个比例还在上升。
80后父母“砸钱”图心理安慰
“现在社会的竞争太激烈,孩子各方面的素质都要跟上。平时工作没时间陪孩子,只能周末给他报班补一补了。”陈晨的妈妈在市区一家银行工作,谈起关于儿子的教育,她和很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受这种心理影响,很多80后父母在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上“绝不差钱”。就拿陈晨上的辅导班来说,一年的英语课一共花费约7000元,每周2节课。绘画课是跟着朋友介绍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学,一节课100元,每周两节课花费200元,一年下来要近万元。识字课因为报的是幼儿机构的大班课,价格相对便宜,一年只需要1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年内花在陈晨身上的辅导班费用大约在2万元。
钱花出去了,效果如何?很多孩子的妈妈向记者表示,能算出具体的花费,却算不出孩子的收获。“有时候周末加班,上课是让老人带孩子去的,也不知道孩子表现得怎么样。”一位80后职场妈妈有些无奈地说。
专家呼吁:别赢在起跑线输了一辈子
“事实上,孩子的一生很长,最可怕的是看似赢在起跑线上,但实际输了一辈子。” 昨天上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幼儿理事会副理事长、睿稚集团董事长、天才宝贝中国创始人刘慧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3岁到6岁的孩子来讲,对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远比学知识重要。这个年龄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探究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意识的萌芽,过早让孩子接触太多知识课程的学习,给孩子留下“知识点很难”的印象,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在天才宝贝烟台中心体验区,记者发现每一间教室的布置都充满童趣,明亮的黄色墙壁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亲切而生动。更重要的是,每一节课都通过电子触摸屏、音乐和各种游戏将孩子带进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还会对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进行即时拍摄,让家长们通过网站能够观察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人生好比金字塔,基础越扎实,顶部优势越突出。3-6岁的孩子人生才刚起步,我们呼吁家长们把注意力放在让孩子在团队中互相学习、不怵外界、勇于担当等能力的塑造上,为今后的‘顶点’奠定最稳固的基础,而不是急功近利地计算孩子到底能背几首诗,识几个字。”刘慧琴说。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