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分析
据有关统计,我国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达3.8亿,其中独生子女占儿童总数的34%,达到1.29亿。儿童可分为五个群体:婴童(0~1岁)、幼童(1~3岁)、小童(4~6岁)、中童(7~12)、少年儿童(13~16岁)。
城市儿童消费群体具有独特的个性,其环境优越,大多思想活跃、记忆力、模仿能力强,追求自立和时尚。但自控能力差,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 他们手中有可观的零用钱,懂得如何支配。目前全国大城市的儿童零用钱平均每月为176元,对家庭消费影响很大。相对于国内品牌,儿童更倾向于国外的品牌认 同,主要是这些品牌比较时尚且适合他们的个性。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并不拥有消费决定权,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多数家长往往指定品牌购买,但有60%的家 长会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竞争者分析
目前国内玩具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高中学生消费和DIY玩具市场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美泰、万代等知名国际品牌以质量、款式等优势占领了玩具 高端市场,价格一般在200元以上,而国内的品牌多数集中在低档市场,一般在100元以下,出现两极分化。与国际品牌相比,国内品牌差距主要在设计和营销上,较多是模仿国外玩具色彩、款式,对现代流行的潮流,适应儿童成长和普遍接受的多功能性设计理念了解不多,时代感不强,没有重视品牌形象的建立,很少投入经费开发研究,缺乏个性和民族色彩。
儿童玩具营销策略
无论是著名的国际品牌还是国内的比较知名品牌,如芭比、乐高、万代、好孩子、奥迪等品牌获得巨大的成功,不仅拥有优良的产品,而且建立了市场分析和目标群体认知的市场营销策略,非常值得玩具企业借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牌策略
把品牌注入一种文化或叫品牌故事,品牌就有了内涵和外延的空间,产品也就有了个性和风格。
目前,国外著名的玩具品牌正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在商场中占有70%的市场份额,如:美泰、孩之宝、仙霸,而占有30%市场份额的本土玩具品牌中70%没有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最终取决于品牌的竞争。
形象策略
企业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吸引消费者来购买商品,玩具市场形象营销活动可从市场形象、产品形象、社会形象、员工形象展开和塑造。商场开展形象营销应运用公共关系与政府机构或其他企 业联合举办与营销活动有关的公关活动。如建立青少年、儿童小俱乐部或发放小贵宾卡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沟通渠道,听取和收集他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意见。在产品 形象营销方式上,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市场热点,举办儿童玩具系列展销或展示活动。在社会形象塑造中,企业可与社会团体和有关组织举办社会公益性活动及 服务性活动,以赢得社会公众对商场的好感和信任。而员工形象则要求每个员工行为规范,做到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使顾客在商场购物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文标题:对中国儿童玩具市场的策略分析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