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中小学生减负风暴调查 中高考指挥棒何去何从
2012-06-16 18:48:43 来源:

  宁波第十五中考点,一名考生入场前在复习功课

  “除了中午在学校做作业外,晚上作业一般要做到夜里11点。同校的初三学生作业时间普遍超过12点,以致白天上课打瞌睡。此外,双休日在校补课,每科600元。”近日,浙江省温州市一名初二学生向中国青年报写信控诉繁重的课业负担。

  温州市另一所小学的一年级家长同样来信向本报反映孩子课业负担过重--语文家庭作业:一是读课文5篇,并读《词林采撷》;二是读课外书;三是复习汉语拼音,包括默写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

  在浙江“铁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背景下,为何频繁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是顶风作案、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浙江的减负风暴真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吗?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赶赴浙江进行调查采访。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不是绝症

  王培(化名)是杭州市的一名小学生,从上一年级开始,他就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在课余跟着“一对一”的家教补课,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双轨制”学习方式已经坚持了两年时间。

  像王培这样的情况在杭州的小学生中非常普遍。繁重的课业负担令学生喊累,家长叫苦,媒体质疑,领导层也不满意,认为当前教育死记硬背、机械性训练太多。学校老师更抱怨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应试教育绑架了教育、学校、学生与家长。”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也不断接到反映课业负担过重的“血泪控诉”信,有的人在来信中,直接用“摧残”这样的字眼儿表达对当前这种扭曲的育人模式的愤怒。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刘希平认为,虽然这并非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但必须承认一点,即社会上关于教育的种种偏差,都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直接关系。

  浙江是院士大省,两院院士中约有五分之一是浙江籍的。但是,如果不正视并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大家担心,将来新产生的院士中,浙江很有可能后继无人。一个典型的事实:现在一些孩子在幼儿园很活泼,读小学像个书呆子,上初中成为小老头。

  “中小学生‘减负’是一块‘硬骨头’,迟啃不如早啃好。”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

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文标题:中小学生减负风暴调查 中高考指挥棒何去何从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7442.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